【人間有情】
Gigi(18歲)甫出生,便因父母無力照顧而被送到院舍,直至兩歲入住寄養家庭,她才擁有一個「家」。「家」人雖然和她沒有血緣關係,卻親密無比,如今已並肩走過16年。送蛇迎馬,「媽媽」肥姨(50歲)和她一起煮蘿蔔糕過年,更祝福《蘋果》讀者身體健康!社會上仍有很多孩子,正等待有心人給他一個「家」。
記者:王淑君
「聽家姐講,好多小朋友都需要一個屋企。」肥姨笑着說。她的姐姐一家當年是緊急寄養家庭,沒想到這一句話令肥姨立志成為長期寄養家庭,至今已寄養過逾10個孩子。她家中放滿了每個孩子的生活照,閒時他們還會打電話約她飲茶,而Gigi是寄養最久的孩子之一。Gigi入住肥姨的家時,肥姨的兒子只有14歲,「湊多個一啲都唔辛苦,囝囝當佢(Gigi)阿妹,好錫佢㗎!」肥姨開心地說。
Gigi遇上肥姨時只有兩歲,到她有記憶時已是肥姨家中密不可分的一員,「佢(肥姨)會去我學校睇我運動會,會帶我去迪士尼、去家庭聚會」。肥姨另有照顧多一名寄養兒童,Gigi則擔任家中的「大家姐」,主動幫忙「開奶、沖涼」。肥姨對她也讚不絕口,「由細到大都好乖」。
年滿18歲必須離開
Gigi每星期和親生父母見面一次,和他們聊天及了解近況。她笑說,未試過錯叫肥姨做「媽媽」,惟她坦言,從沒想過假如當初沒來到這個「家」會如何。至去年5月,她年滿18歲,按規定必須離開寄養家庭。肥姨明白,寄養只是他們人生的一個中途站,她最希望孩子能重返真正的「家」。
可是,Gigi的親生父母被精神病困擾,無力照顧她,故她離開寄養家庭後需搬到宿舍生活。「接受唔到,一諗到就係咁喊。」Gigi憶述。肥姨一家認為「Gigi覺得住喺呢個家係最開心,就繼續住啦」,她終於決定一力承擔她的學費和生活開支,Gigi感激說:「多謝肥姨,照顧得我好好,無微不至。」
服務需求不斷增多
農曆新年快到,肥姨特意和Gigi一起製作足料蘿蔔糕賀年,Gigi乖巧地幫肥姨刨蘿蔔,肥姨又教她如何炒臘味和蘿蔔絲,十分溫馨。她們更捧着製成品,提早向《蘋果》讀者拜早年,「母女」齊聲說:「祝大家身體健康!」
香港家庭福利會社工譚可娸表示,近年寄養家庭的數量並無增加,惟有需要服務的孩子卻不斷增多,「好多小朋友因為咁,到好大個先入住寄養家庭,之前都唔知乜嘢係『家』」,她期盼有更多家庭能夠分享愛,讓他們和Gigi一樣,擁有一個溫暖的童年。
理想寄養家庭
‧喜愛兒童,有照顧兒童的經驗和能力
‧夫婦其中一位為全職家庭照顧者
‧家庭關係和諧及安定
‧家居整潔安全,適合兒童居住
‧家庭成員願意協助照顧兒童
‧年齡25歲以上
話你知
成為寄養家庭每月可獲「生活津貼」作為寄養兒童日常生活開支,並有「獎勵金」鼓勵寄養家長。而兒童入住一個月後,寄養家庭會獲一筆過「額外津貼」,為兒童添置衣服、玩具之用。如未能符合上述部份條件的人士,亦歡迎查詢,以作個別考慮。
資料來源:香港家庭福利會
查詢電話:2497 9079
社會服務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6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