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何以今時今日,仍有報章雜誌刊登「城中名媛」宣傳活動?一些來歷不明形跡可疑的女性,沒幾個知「名」,也不見得很「媛」,這個名詞不是已隨黃金歲月流逝而淪落了嗎?還有人臉上貼金沾沾自喜?
字典中的「媛」:帶着貴氣的美女,從前出身名門望族,有才華有內涵的千金小姐,才得享稱譽。大家閨秀佳人淑女,美名遠播但表現低調內斂,怎會成為不問場合但求見報的風頭躉?當然這也不是她們的錯,只起題者誤會了,或濫用了,綑成一堆,省事。
「明星」亦與「名媛」一樣,徒具虛詞。隨着邵氏六老闆大去,影城星光已冉。中港台已很久沒出過什麼明星了。時見內地大製作,高價請來大腕、影帝、巨星,為一些面目模糊演技平庸,但算青春可人的小三小四紅顏知己配戲,潛規則後的「女主角」,雖成不了你們老闆娘,但一眾男主角是收了人工去捧小花的,心知肚明,無所謂委屈。
該等「媛」與「星」,不管買賣身體或子宮狀況,先囤積一大堆名袋上算,花無百日紅,一旦需要,拎幾個去××站脫手,短期內不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