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轟吳克儉出事先諗辦法

家長轟吳克儉出事先諗辦法

【尸位素餐】
教育局設立跨境學童專用校網,得罪港、深家長。將接收多達1,200名跨境童的屯門,每10個新小一生,便有4個是跨境童,家長擔心教學受拖累,批評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未有未雨綢繆,「呢個局長,任何人都做到」;跨境童家長則指部份學校遠至東涌,派到等於叫人不要讀。
屯門西和屯門東共有1,198個學額撥給跨境童報讀,多是動用空置課室加設,兩網供區內港童升讀的學額則有1,909個,合共3,106個,即每10名新生,港、深學童比例為6:4。天水圍是另一重災區,需接收1,057名跨境學童,有學校開辦八至九班小一。
屯門西港爸黎先生不滿教育局將跨境童推入區內,「跨境學童本身都唔想過嚟,佢哋最心儀係上水嗰邊,應嗰邊加位,但(教育局)又加唔切,人口政策已經知呢啲問題,應之前已做好呢啲措施。」他指現屆政府上場已一年半,早應在上水加學額,「絕對係局長(吳克儉)問題,到發生事先諗辦法解決,呢個局長,任何人都做到!」

未來四年會更多雙非童

黎先生指出,日後班上一半學生是跨境童,港、深兩地文化不同,「佢哋講普通話唔係好驚,但驚程度追唔上」。
多名受訪跨境童家長都表示,若被派到東涌、馬鞍山或黃大仙,一定會向近邊境校網叩門。家長蕭太說:「冇去過屯門、元朗,東涌唔知喺邊度,跨境跨到上水已經辛苦,仲有去東涌、黃大仙,根本就唔駛讀書。」朱太則表明若派得太遠,會將兒子留在深圳讀私立小學,一年學費約1.2萬元人民幣。
政府去年起實施零非政策,阻止內地孕婦來港產子。今年9月升讀小一的學生,主要在2008年出生,由2009至2012年出生的雙非童,在未來四年陸續適齡升讀小一,每年人數由2.6萬至3.5萬人不等,均比今年2.5萬人為多,新界校網的空置課室幾已用盡加位,未來跨境童勢大舉進攻沙田,繼而九龍。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