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赤哈赤等來《神探夏洛克》第三季,字幕版沒出來,我就急不可耐地把第一集給看了,看完的心情,跟年輕時候收到等候過久的情書一樣,急火攻心地拆了看,發現這是他寫給他媽的信。
撓心啊,新季的夏洛克跟「神探」沒啥關係,維持全劇的就是夏洛克和華生的感情。「天蒼蒼、野茫茫」,作為《神探夏洛克》的粉絲,我們是歌頌過夏洛克和華生之間閃閃爍爍的藍色火苗,而且,我們也眼熱過讓異性戀自卑的倫敦同性戀環境,但是,倫敦酒吧也好,藍色火苗也好,在前面兩季中,都是以相當幽默相當歡樂的手法被展現的,夏洛克和華生的關係,有一種天真、一種傲嬌,確切地說,這是一種高於「基情」的英倫騷情。而這種少年般的騷情,因為附麗於夏洛克超酷的智商和華生超萌的義氣而顯得浪花四濺,這是大不列顛一路賣腐高過任何一個國家的秘訣。
說白了,從莎士比亞以來的賣腐傳統,比如《威尼斯商人》一開場,就是安東尼奧對巴薩尼奧的全心全意付出,但賣腐從來都是次線索,主場還是夏洛克和安東尼奧的交易。而從主場裏滲透出來的暗火,才叫賣!腐!換句話說,大不列顛的騷情重台詞重眼神,上場就動手動腳現肉現血,那是美劇「邪惡力量」,為腐而腐以《妙警賊探》為界限,多了就成梅林「傳奇」,白了就成夏威夷「特警」,反正,看到現在,《神探夏洛克》第一、二季,我覺得圓滿。案情精采,案中情也精采。
但是新登場的福爾摩斯成了「腐爾摩斯」,新季的案情需要福爾摩斯的智商嗎?觀眾喜歡卷福,他的腔調當然很重要,但最最重要的是他展現的強悍的推理能力,但新集有推理嗎?一個乾不拉幾的「Underground」就把一切給解釋了,這樣沒油水、沒營養的故事,怎麼配得上福爾摩斯!
其實編導也知道配不上,所以折騰着夏洛克和華生打情罵俏乾了三架,這樣還不夠,還要來個臨終真言,奶奶的!福爾摩斯的經典譯家周克希先生看到了,不知得多生氣。前兩天,《文匯報》上登過周先生一個演講,他提到,讀別人譯的《波西米亞醜聞》,看到「華生婚後去貝克街看望福爾摩斯。『他的態度不很熱情,這種情況是少見的……』」,他就生出懷疑。後來周先生查原文,發現原文意思應該是「他的態度向來是難得熱情的」,也就是說,在福爾摩斯身上,熱情這種態度一向是很罕見的。如此後半句也就順理成章了:「不過我覺得,見到我他還是高興的。」
不熱情,見到華生心裏高興,這才是福爾摩斯。 《神探夏洛克》裏的福爾摩斯當然是熱情了很多,但是熱情到第三季的模樣,網上的很多腐劇愛好者也呻吟了,這樣和華生愛到流鼻血的福爾摩斯,不是賣腐,是賣春了。
今天各大媒體的頭條都是中央反腐的決心,習主席說:「要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反腐到底!」我覺得這個倡議轉譯一下,也應該發給BBC,明年的《神探夏洛克》如果不以斷腕之志反「腐」,那英劇的克制之美也將壽終正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