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然一笑︰十倍奉還 - 莫樹錦

醫然一笑︰十倍奉還 - 莫樹錦

本已熱鬧的皇崗口岸變得更熱鬧,旅客平日只會匆忙過境,但這群東北遊客卻決意在這擠逼地方留守抗議,並聲言要討回公道。原因是部份團友未能取得入台簽證,連帶整隊人被迫取消遊台計劃並需經皇崗口岸到深圳轉乘飛機回老家。他們有智慧地選擇在香港這言語自由地發聲,引來大批傳媒注意已算是成功了一大步。
只是他們的訊息實有點嚇人,團費五千元要求賠償卻是五萬大元另再加旅費,就是見慣大場面的香港人也覺難以理喻,未獲發入台證到底是旅遊騙局抑或是行政錯誤非外人能理解,只是這「十倍奉還」的要求卻讓人感覺獅子開大口,有點不合理,再者,為何是十倍,而不是五倍或二十倍呢?
筆者想到兩個可能性,其一是內地的「王海現象」,身為商務顧問的王海被喻為「打假超人」,專門針對內地五花八門的假商品假廣告,大力推行「假一罰十」,意思是以法律手段要求刻意以假商品欺騙消費者的商人付出十倍價錢作賠償。另一可能性是這群東北遊客也是日劇發燒友,行動上跟隨半澤直樹奉行「十倍奉還」的報復政策。
報復源自遠古,不少歷史性戰爭也源自報復心理,《聖經》所說的「以眼還眼」(出埃及記二十一章)正反映出這種心理狀態,受傷害者以同樣傷害施於仇人是謂公道,這種報復未算不合理。而現今世代「以十還一」的復仇心理卻將把仇恨推上另一層次。聖經所說的「以眼還眼」是說:「An eye for an eye」,即是一隻眼還一隻眼,不是十隻眼還一隻眼,而日劇及王海所說是「十倍奉還」將會令一宗仇恨化作十宗而十宗更會化作百宗。再說,仇恨及報復是一種極巨壓力的心理狀態,害人很辛苦,為報復而害人更加辛苦,曾有古代諺語說:「Before you embark on a journey of revenge, dig two graves」;意思是「走上復仇道路便先要預備兩個墳墓」。言下之意是一個墳墓為仇人而設,另一個便是為自己。復仇過程中很高機會害上自己,又何況是「十倍奉還」的復仇過程呢。
「十倍奉還」其實未嘗不可,只是不可以用於復仇之上。對朋友恩惠,可以十倍奉還;對父母的愛,可以十倍奉還;對愛人的……可以……
就是無十倍也要八倍啦!

莫樹錦
中文大學臨床腫瘤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