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追思會 分享那些年軼事 飲啤酒唱首歌 親友笑別吳昊

浸大追思會 分享那些年軼事 
飲啤酒唱首歌 親友笑別吳昊

【本報訊】「在漫長路途,莫論你我未來在哪方,一天風在飛,一天我不忘掉你」。歷史掌故專家、《上海灘》編劇吳昊隨風遠去,他的身影卻始終留在眾人心中。吳昊曾任系主任的浸大傳理學院電影學院昨為他辦追思會,歌手區瑞強歌聲響起,似在叮囑風聲代喚吳昊千趟,呼喚他乘風歸來,聽聽好友的話。好友、門生喝一杯啤酒,唱一曲《每一個晚上》,談笑間,輕輕送別。
記者:潘柏林 袁樂婷

電影學院助理教授盧婉雯難忘吳昊慷慨,笑言他猶如「人肉提款機」,「就算有借無還,只要你講得出理由,昊sir都會毫不猶豫再借畀你」。吳昊任職電影電視系時「冇問過學校拎一分一毫」,非關豪氣,卻是嫌寫報告麻煩。幸好他的作品夠精采,出版社「排住隊幫佢出書」,不愁缺錢,更重要是藉此傳承未必有人留意的本地文化瑰寶。
對此,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心存感激。他說,與吳昊相識30年,見證吳昊促成罕有的文化書籍誕生,著名影評人石琪唯一著作《石琪影話集》,正是其心血,「石琪寫影評寫咗幾十年,從來冇諗過整理,但吳昊一路默默收集,親手剪低晒,力主我一定要出」。石琪也在吳昊的紀念書中,撰文說仍記得吳昊和林年同、也斯等人的青春樣貌,「香港多奇景,亦多奇特人才,他(吳昊)就是奇才之一」。

胸襟廣闊鼓勵下屬秘撈

吳昊的學生則分享那些年軼事,說吳昊特別愛書,「試過半夜三更食完飯,見到有個神秘男人喺垃圾桶旁邊摷書」。原來他是為了保住學校圖書館胡亂丟棄的書籍,邊掏寶邊斥學校「唔識珍惜啲書」。
吳昊之所以是個傳奇,也許因為他從不受制度拘束。「橋王」黎文卓初出茅廬時,曾隨吳昊在無綫做「編劇仔」。
黎文卓形容吳昊胸襟廣闊,從不阻止屬下「秘撈」,更鼓勵他們往外闖,「試過主動叫我入房,叫我幫港台寫劇本」。黎深信,「秘撈」令編劇們迅速成長,打造無綫電視劇本最登峯造極的20年。
越是緬懷,越是難忘。吳昊的遺孀黃嘉慧全程強忍眼淚,在追思會尾聲帶領出席者獻上一朵向日葵後,終於忍不住傷心痛哭。吳昊生前喜愛咖啡和啤酒,出席者乾杯送別,冀盼着風再起時,再次重聚。

吳昊太太

逾百位不同年代學生到場悼念老師吳昊,談及往事都忍不住落淚。

吳昊親手收集著名影評人石琪數十年來的影評,出版成石琪首本影評集《石琪影話集》。

歌手區瑞強獻唱吳昊監製的電視劇《儂本多情》主題曲及《每一個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