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牆有耳:港台申建大樓 台前幕後拉鋸民建聯鍾樹根:申請欠完整計劃

隔牆有耳:
港台申建大樓 台前幕後拉鋸
民建聯鍾樹根:申請欠完整計劃

【隔牆對論】

記:《蘋果》記者 鍾: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民建聯鍾樹根

聲言原則上支持港台建新大樓的民建聯,早前在立法會工務小組會議上指摘新大樓建築費超支,即使政府極力游說仍投下反對票,令撥款申請未獲工務小組通過。
記:民建聯曾支持超支幅度驚人的高鐵項目,為何當時不反對?
鍾:當時我不是立法會議員。但我做了議員後,都發覺這兩年工程超標得「好犀利」,例如西九,我們都毫不留情地道出其超標問題所在。我覺得除物價飆升外,政府都沒做好控制,沒想好方法去應付建築原料或者工人(工資)飆升,以為每次超支後上立法會,講兩講就會有(錢畀)佢。「你從呢個西九戲曲中心、M+,我哋都畀咗好大壓力政府,令到佢哋可以減少開支。所以就唔存在邊個機構、邊個部門上嚟就放,邊個上嚟就唔放。至今呢年幾我哋都係一個咁嘅宗旨去做」。
記:民建聯是否因為政治理由,例如港台節目過於批判建制派才反對撥款?
鍾:「唔係呀,港台對我哋都幾好,比較你哋《蘋果日報》佢哋都算係好溫和」。我喜歡聽晨早節目,由八十年代、九十年代聽到今天,我覺得他們都做得好持平。「我係港台擁躉嚟嘅,我哋一路都係聽港台大、睇港台啲節目,啲節目ok㗎,唔通《獅子山下》又政治問題咩?」我沒對港台的節目不滿,「《頭條新聞》都冇乜嘢所謂,如果講俾人挖苦、俾人嘲笑,我諗《蘋果》嘲笑仲多過港台好多啦」。

記:會否覺得這次政府的游說工作不夠賣力?
鍾:這幾年我認為(政府)每次都似擠牙膏。不單止港台,其他事情也一樣,「你『拮』多佢兩『拮』又會畀多啲資料你,畀咗資料你,你問多佢兩問又唔答」。今次港台的回答,或許是他們可能答得不好,或者他們基本上沒一個全盤計劃,就弄出一個這麼大的工程。
你當啲議員甚麼都不懂也好,你要慢慢向議員解釋。「我做IT(資訊科技)咁耐,做咗IT卅幾年,你隊一堆名詞畀我,拋唔到我㗎!舉個例,錄音室,𠵱家已經數碼年代,有冇必要保留模擬制式嘅電台呢?如果有,咁肯定都唔需要保留𠵱家五條頻道咁多,你都盡量叫人買數碼收音機,將來都冇人用膽機㗎啦,咁冇人聽模擬,你係咪仲需要五個台呢?」
「再舉個例,嗰啲重複嘅設施,譬如消防、供電等,佢又用一個名詞話:人哋係咁㗎啦、國際係咁㗎啦。我唔覺得係咁,你諗吓火警時,你隔籬屋企有兩個消防系統都冇用㗎啦,你都係走頭、熄機走人,你整兩個系統做咩?」
記:你認為新大樓的計劃裏,有哪些地方是可以縮減的?
鍾:電台是否需要這麼多錄音室?如果不需要,可以縮。儲存方面,以前拍了這麼多片,是否需要存膠卷、菲林呢?
「佢都話所有都會數碼化,擺落隻(硬)碟度,咁唔需要自己整一個電影資料館出嚟」。他們又說要好多data flow(資訊流)、好多資料轉來轉去,「咁有幾多data flow呢?如果嗰啲係唔用就擺喺人哋嗰度,用就唔係擺喺人哋嗰度,我唔係話你一個data centre都唔搞,你搞個小型嘅,專係畀你經常用嘅嘢就擺喺度。你話搬去第二度係咪一定要用data呢?如果既然你都唔用,你咪抄喺隻碟度,叫個messenger拎住個篋,好似匯豐銀行都係咁,搭埋的士都係100蚊之嘛。如果呢啲都唔整,佢起碼慳兩層」。
記:當局要做甚麼才能取得民建聯的支持呢?
鍾:他們應該有一個完整計劃,將未來發展,起碼未來五年、十年會如何計劃,因為這個計劃要用那些設備,而這些設備為何要興建,為何不可代替,「要話畀我哋聽,咁我哋衡量過佢真係有咁嘅價值、有咁嘅需要嘅時候,我哋點解唔畀佢啫?但係你唔可以整咗一啲嘢,根本你自己都冇諗過做唔做,不過要住先,我都唔知用唔用㗎將來,總之攞住先啦。咁到時唔用咁點?𠵱家唔係浪費一、二百萬、一千幾百萬嘅問題,𠵱家係浪費幾十億嘅問題!」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