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署查35上市公司 逾半中資

廉署查35上市公司 逾半中資

【本報訊】去年的新地貪污案、前廉政專員湯顯明涉嫌行為失當事件,打擊香港廉潔形象。廉政公署表示,去年接獲的貪污舉報比前年下跌33%,有2,652宗,當中私營機構投訴佔62%,廉署更披露正調查35間上市公司,其中18間為中資上市公司。

定罪率增至78%

廉署向立法會提交文件表示,在去年接獲的2,652宗貪污投訴中,只有1,732宗屬可追查個案,比前年的2,952宗大幅下跌41%。涉及私營機構的貪污投訴仍佔最多,達62%;政府部門及公營機構分別佔30%及8%。
去年有215人於113宗貪污案被檢控,檢控人數比前年上升一成,定罪率由75%增至78%。
至於涉選舉的投訴,廉署去年接獲559宗,其中557宗屬可追查的投訴。
在私營機構貪污投訴方面,樓宇管理、建築、醫療及社會服務為首三位涉及最多貪污投訴的行業,合共有908宗,佔1,649宗私營機構貪污投訴的55%。
其中涉及樓宇管理的貪污投訴大幅下跌36%至646宗,當中大部份涉業主立案法團在合約上偏私;廉署關注該行業操控投標情況,若投標過程被指涉及貪污,會積極跟進。
廉署又披露正調查35間上市公司,其中逾半共18間是中資上市公司。廉署稱,這類案件案情複雜,增加調查難度及需耗用大量資源調查。近年多間上市公司披露被廉署調查,具中資背景的有深圳控股(604),以及水務地產(2349)等(見表)。
至於政府部門貪污投訴,廉署指公職人員行為失當仍備受關注,個別人員因債台高築而貪污瀆職,另有執法人員涉嫌受賄洩露機密資料及包庇非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