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滙豐宣佈,完成該行第一宗自貿區內跨境人民幣資金池業務。境外公司可透過資金池整合方式,讓一定額度資金於境內外流動,毋須經過外管局審批。業界指,此舉將吸引更多公司進駐上海自貿區,但相信自貿區短期內仍不會對本港構成威脅。
將續推動產品創新
人行去年底出台有關上海自貿區內金融業務的意見文件,提及自貿區內企業可根據需要,開展集團內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業務,為其境內外關聯企業,提供經常項下的集中收付服務。滙豐昨宣佈,為多元化工業產品製造企業都福集團(Dover Corporation)於自貿區內的子公司,進行跨境人民幣資金池業務。早前工行(1398)及中行(3988)等七間銀行已於自貿區進行有關業務。
滙豐中國副董事長、行長兼行政總裁黃碧娟稱,跨境人幣資金池業務有助客戶以更豐富的渠道,及更優惠的融資成本獲得資金。滙豐將繼續推動上海自貿區內的產品創新,包括資金管理等產品。都福集團亞太區總裁張岳鵬亦指,業務可提供公司區域性資金的使用效率,及加速內部人幣國際化進程。
已獲准於自貿區內開設支行的澳新銀行,其高級經濟師楊宇霆表示,自人行去年出台政策意見後,業界正等待中銀監或其他監管機構,進一步公佈其他細則。目前既然已有外資銀行開先例,相信會有更多銀行進行相關業務。
他又指,若企業可透過相關業務,成功調配自貿區內外的資金,而有關調配亦能暢順運作的話,將會吸引更多企業進入上海自貿區。目前亦陸續收到客戶對當地業務的查詢,及表示有興趣於上海自貿區開展業務。
至於屆時會否加劇滬港競爭,永隆銀行助理總經理黃睿認為,上海自貿區的落成對香港必定有衝擊,但不應該悲觀地認為香港會落後於自貿區。上海在硬件如基建及勞動力上隨時勝過香港,但軟件如法制及監管上則有所不及,在管制全面開放前上海難與香港比較,且很長時間亦不會追上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