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不少孕婦因怕痛選擇開刀分娩,但要提防日後有宮外孕風險。原來因開刀分娩而在子宮肌肉留下的疤痕,日後再懷孕的話,胚胎有可能錯誤地在疤痕上着床,而不是在子宮腔內,導致宮外孕。公立醫院醫生發現這類稱為「疤痕妊娠」的個案近年有所上升,相信與剖腹分娩個案增加有關,提醒孕婦選擇開刀前衡量利弊。
記者:梁麗兒
婦產科醫生張煜棠解釋,剖腹分娩的產婦,子宮肌肉留有疤痕,日後若懷孕,胚胎組織有可能錯誤在疤痕位置着床,而並非正常在子宮腔內着床。此種與開刀產子有關的宮外孕,稱為「疤痕妊娠」(Caesarean Scar Ectopic Pregnancy)。海外文獻指,每300至400名曾開刀產子的孕婦,有一人會有出現疤痕妊娠。
公院每年逾20宗
他表示,隨着開刀產子風氣普及,公院接獲的相關宮外孕個案也增加,「𠵱家婦女雖然最多生一至兩個,但都應該知道開刀生BB,長遠有疤痕妊娠嘅風險」。
張煜棠工作的公立醫院於2006年至去年中,累積接獲19名孕婦因疤痕妊娠,須取出宮外孕的胚胎組織的個案。當中2010年最多有五名孕婦患此種宮外孕,推算全港公院每年平均約有20多宗疤痕妊娠個案。
或逼爆子宮肌肉
該院06年之前並無接獲疤痕妊娠個案,張相信與近年越來越多人,因怕痛而選擇開刀產子有關,估計在公立醫院約三成孕婦開刀產子,餘下自然分娩,開刀比例較15年前約15%至20%為多。
19名患者介乎26至41歲,過往曾開刀產子一至兩次。疤痕妊娠的周期介乎3至11周。張續稱,在正常的情況下,早期孕婦照胎兒超聲波時,已可發現是否疤痕妊娠。若不及時治療,胚胎組織會侵蝕及逼爆疤痕周圍的子宮肌肉,引致出血入院。
他強調疤痕妊娠個案始終不多,但孕婦分娩前,應向婦產科醫生了解各種分娩方法的利弊。
由香港私人執業專科醫生協會及公共醫療醫生協會組成醫療組織「HELP」的〈健康智庫〉訪問系列,隔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