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及家屬優先 服務名額嚴重不足長者凌晨排牙科街症

公務員及家屬優先 服務名額嚴重不足
長者凌晨排牙科街症

【不平則鳴】
衞生署轄下設有政府牙科診所,為合資格人士提供免費緊急牙科治療(下稱「牙科街症」),惟全港僅得11間政府牙科診所,每周只派870個籌,名額嚴重不足,不少長者更在凌晨時分「漏夜」前往排隊取籌。有立法會議員批評公營牙科服務欠全面,令長者牙齒健康不達標,促政府設立牙科門診。
記者:李錦欣

居於屯門的李太(約60歲)表示,屯門仁愛分科診所每周三上午8時15分會派發42個籌,為市民止痛或剝牙。惟她在早上6時到達時,發現已滿額,她無奈道:「如果係公務員嘅話每日都可以睇牙,但我哋呢啲小市民就唔得,係咪小市民嘅牙就唔夠公務員嘅牙重要?好多老人家啲牙都有問題,私家診所又好貴,點解冇公共牙科醫療,要老人家三更半夜去診所門口排隊呢?」

服務僅限止痛剝牙

記者在上午7時半到上述診所,見診所門外椅子貼上1至42號的號碼紙,當時已坐滿求診的市民。第二次排隊剝牙的曹女士(50多歲)表示凌晨4時多從屯門碼頭乘的士前來,也只能排21號籌,「頭位凌晨3點幾就嚟,之前試過朝早5點嚟都冇位」。她慨嘆牙科服務資源少:「好多時段都畀咗公務員,希望可以開放多啲時間畀市民!」
衞生署指市民可前往「牙科街症」診所排隊取籌,額滿即止,會即日獲得診治,包括處理急性牙患、處方藥物止痛、治理口腔膿腫及剝牙。該署表示「牙科街症」時段以外的日常工作時段,需要處理大量公務員及其合資格家屬,服務量已飽和,未有額外空間擴展「牙科街症」服務。
該署承認現行的排隊取籌模式可能令市民不便,惟「牙科街症」服務並非每天運作,如改行預約模式,有需要接受緊急牙科服務的市民或得不到即日治療,亦憂慮長者不懂使用電話預約服務。
立法會議員麥美娟指「牙科街症」診所數目不足,服務亦僅限於止痛及剝牙,不少長者因凌晨時分交通不便,「索性唔睇」,引致惡性循環。她引述衞生署在2011年至12年進行的口腔健康調查,顯示80歲長者的牙齒不足20隻,低於世衞標準,她建議政府長遠計應培訓更多本地牙醫及設立牙科門診,短期則推出長者牙科醫療券。
檔案編號:1114020

牙科街症只提供剝牙及止痛服務,被批評種類少。

社會服務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6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