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金雞sss》的最初,吳君如只要求我一定要「笑冧凳」,我每次都回答佢:「咁好易箒!整鬆戲院啲凳,咁實冧!」佢每次都哈哈大笑然後話「你搞呢啲gag我就殺咗你!」作為一個gag佬,我其實只有好笑的gag賣,你呢隻gag唔笑,我咪出下一隻囉,只要夠貨多,你一定有一隻會笑!所以搞笑我其實唔多憂心,但我知《金雞》絕不是一個齋搞笑的品牌,多年來愛《金雞》的人,都其實是愛《金雞》的情懷,這方面我好清楚及肯定,唯一令我不肯定的是其實「金雞情懷」是甚麼呢?
作為《金雞》第一集的編劇,我認為所謂的「金雞情懷」是梁家輝飾演的陳教援,在淪落後重遇念舊的阿金,陳教援獲贈一頓「免費餐」之後,給阿金的幾句話「想舊事(屎),嚿屎沖走咗㗎喇!」
對!我當時是有種變態的心態,我想以一部講「懷舊」的電影,去叫大家不要再「懷舊」,這個是我一直的心態,「賭錢要做莊,做人要move on」,這才是真正冇得輸!
但《金雞》出街後,觀眾接收到的,是當時大勢流行的一種情感活動,名叫做「集體回憶」,而沉醉在回憶中是最快樂,因為只有不思進取才會令你最舒暢,前路茫茫走起來容易心力交瘁,再加上之後香港碰上百年一遇的「疫症」,人心惶惶,想從前美好的是無可厚非,所以就算我不敢苟同,亦不會作出反對!
尋找快樂出口
然後過了十年,要再搞《金雞》,就會再提及「金雞情懷」,又或更甚的「金雞精神」,我跟吳君如、陳可辛花了很長的日子去研究,討論2014的「金雞精神」是甚麼,陳生認為就算一部瘋狂的喜劇,最後都一定要一個令觀眾有共鳴感的感動位,最合理的做法就是與時事掛鈎,記錄這個時代的特色之餘,亦可以為觀眾找一個抒懷的出口,而吳君如的睇法是,金雞就是代表快樂,無論遇到甚麼難關,阿金都依然快樂,這才是所謂的「阿金精神」,觀眾們每天已經看憎、聽厭那些令人窒息的世情,入去劇院睇劇,都是想逃避一下,為甚麼又要他們面對這些東西!
作為主張「move on」的人,我是偏向君如的想法,但電影世界是無錯對,只有決定,誰去決定了,誰就主宰了那電影的命運!因此電影人非不到不落不可,否則都會不喜歡落決定!因此,今集的「金雞精神」是甚麼,其實到開拍時,大家仍然未有決定,但我好放心,因為每一部電影也有自己條命,當你以為主宰着它的命運時,其實你只是被它牽着走……
電影的拍攝過程裏,每每遇上不如意,吳君如總會淡淡然的跟我說:「正所謂甩牙都可以有血吞!我哋實捱得過!」到煞科的最後幾天,遇上入冬最寒冷兼無間斷下着雨的天氣,拍攝一拖再拖到拖無可拖,當我們意志都有點消沉之際,君如振臂一呼「金雞精神!打掉門牙和血吞!」終於君如說到想說的,終於我們找到了2014,甚至是永恒的「金雞精神」。
「無論命運點出拳,我們依然可生存」。
【鄒四的夢幻之旅】
撰文:鄒凱光
集編劇、導演、演員、主持於一身的中年漢,有着男人的浪漫。
本欄逢周四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