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Tony Jaa的《冬蔭功》未上映先轟動,據說他是自李小龍之後以真功夫在銀幕上對打的巨星。東方民族思想其實比較單純,尤其人生哲學,多在個人的修煉中尋求上進。除了空靈的修為外,還包括武功。即使到這個世紀,仍然堅持相信武功能對付槍炮,能健身救國。這部遲來的第二集,充滿了這類電影的公式:一個武功高強的人因為被視為神聖及情如親兄弟的大象被壞人搶去,到底有甚麼用途還不清楚,只看見主角努力地用各種人類的本能,即是原始的身體,去對抗敵人的機器軍隊,而這些機器軍隊也十分原始,只是一般的電單車,還不是大馬力的電單車,更不是像作家丹尼爾史瓦雷茲(Daniel Suarez)的作品《網路殺神》(Daemon)中那些有鋒利刀片的,它跑過的地方,人都被割成一片片,血肉橫飛,只是普通料而已,卻已經打了十多分鐘。看着看着,很容易想起港產電影上個世紀的動作片製作。
我不明白,即使時間已經隔得久遠,一個明星的成名絕技就應該繼續用,再配上一些新的感人情節,真功夫的販賣是Tony Jaa的本錢,這份本錢似乎很快便在他身上消失。你總覺得這部續集的他竟然有中年人的模樣,身段絕對不能跟第一集時比,變得大件了也動作慢了。大概也不希望自暴其短,這部續集用3D立體來趁墟,可惜我不知怎的近期很多3D電影,竟然以普通電影放映,只有少數戲院有得看立體版。影片也比從前有更多的剪接,不是一鏡直下的拍法,即使你說是真功夫觀眾都有所懷疑,於是本來的賣點完全飛散了,變成一部不斷地打的歷險電影,再加上一個我們不關心的政治危機。於是影片便成了一部還看得過的動作電影,更重要的是大部份人可能不知道,一部成功的拳腳電影,被打的如何淒慘也是重要的賣點。本片那些特技便不夠慘。我們這些嗜血的觀眾最喜歡是看一個奸人被一拳打中,整個從三樓跌下來,再補一個特寫他的身體猛力地撞在茶几上。更殘酷一點會補一個頭撞到茶几的堅硬尖角,格勒一聲頭骨斷裂的聲音,便會看得滿足了,本片衰在太仁慈。
撰文: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