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緊持續 新貸一年最低內地四大行 存款流失5,500億

水緊持續 新貸一年最低
內地四大行 存款流失5,500億

【本報訊】內地水緊持續,人行昨公佈,12月份新增貸款只有4,825億元(人民幣.下同),創一年來新低。另報道指今年1月首12日四大行新貸3,200億元,按年增18.5%,但銀行存款正大幅流失,至本月12日,四大行存款流失5,500億元。有業界人士指,預料短期內資金將持續流出銀行體系。

記者:黃尹華 董曉沂

去年內地新增貸款為8.89萬億元,年底貸款餘額為71.9萬億元,按年增長14.1%,增速比前年低0.9個百分點;廣義貨幣(M2)餘額為110.65萬億元,按年增13.6%,增速則比前年同期低0.2個百分點。人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表示,去年基本達到調控目標的要求,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既不放鬆也不收緊銀根,同時要引導影子銀行向好的方向發展,監控有關風險。

受累短期存款到期

對於去年12月新貸增長遜預期,有財資市場人士認為,因為內地銀行間同業資金緊張,銀行寧願保留資金而對審批貸款相對謹慎,造成貸款增長略有放緩。
摩通則發報告指,內地將整治影子銀行,再加上利率走向自由化,有可能令拆息今年出現大幅波動,並持續扯高。預計今年內地信貸將持續收緊,人民幣貸款餘額和M2增幅將進一步放緩至13.6%和13.1%,人行將維持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不變。
《上海證券報》指,至12日,四大行1月新增貸款已達3,200億元,高於去年同期的2,700億元,但同期四大行存款負增長5,500億元,顯示存款正大幅流失。
有中資銀行財資市場部人士估計,存款流失主要因為內地銀行於去年底為粉飾櫥窗而搶奪的短期存款到期,故相信流失的存款主要為短期存款,料長期存款流失情況相對較輕。他續稱,剛巧今年農曆新年在1月,估計不少存款流出市面轉化成消費。

利率市場化不利大行

對於存款流失情況會否持續並影響銀行盈利,財資界人士稱,1月份的季節性因素流失將逐漸消失,但隨着內地重啟新股市場,隨時引發更多存款流出,令資金由銀行業流進資本市場。長遠而言,利率市場化將令存款分佈更波動,甚至可能造成大行的存款流失,因為在現時有存款利率管制下,資金對有品牌效應的大行有偏好,而在放寬後相信中小行會積極搶存,並減少同業拆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