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主席:政治貔貅 - 盧先亞

好不主席:政治貔貅 - 盧先亞

打着「反擊佔中」,「祛邪匡正」為旗號的組織「幫港出聲」,其周姓主事人在成立當初一而再強調,只着意全力抗衡以破壞手段爭取民主的「佔中」運動,卻不擬提出一己的政改方案。事隔數月,此仁兄已出爾反爾,並以個人名義作幌,藉些小動作掩人耳目,高調倡議一個甚麼「3833」的普選特首提案。難得的是昨晚雞汁台的新聞報道字幕依然列出此為「幫港出聲」的發佈會,以正視聽。

滿嘴歪理 極度無恥

其建議為所有合乎資格的港人,只要取得30名提名委員會(提委會)委員支持,便可成為「準特首候選人」,而每位候選人的提名票上限則是80票。然後再經那個終究也只會是一千幾百人「均衡參與」、卻「具廣泛代表性」的提委會,以每位委員可投三票的全票制方式,最終達致有三名正式的候選人可供港人「普選」特首之用。
如此糟透方案,敢於端出奉客已是厚顏,還要滿嘴歪理妄圖詭辯解說,這豈止無恥,簡直無敵。提案人首先批評在提名過程中引入「公民提名」不符基本法,當然又是空喊違法,卻始終提不出具體的法理依據。異口同聲的還有同場出席的馬大律師,也就是那位「弗京.猜呢士」,他的說法就是提委會要有廣泛代表性,而公民提名就是市民以個人名義提名,這點毋庸置疑,且是最能體現其中精神,不過他就直言這並不足以代表工商、專業、金融、社會服務、政治……各個不同界別。請問這位集商政於一身的法律人士,到底憑甚麼去判斷每個提名人的身份背景,或說只有上述人士的代表性方值一「提」?所謂「均衡」,怕且從來就是確保有些人要比其他更能「均衡」參與。
對於泛民一直反對的篩選,提案人就更加以英美等民主國家亦有篩選為例,力證每個民主國家都是如是,但他沒有提及的,該是這些國家的政治代表都是經過各政黨或州縣的公民選舉出來,有充份的民意授權,然後再歷經全國性的普選,豈是小圈子選舉可比。想當年何嘗不是亦有識時務者,同樣偷換概念,將此矮化為「間選」。
他更批評「公民提名」或「公民推薦」才是小圈子選舉,因為要爭取數以萬計市民支持,難度高,故成功出選的人也會少,且只有「金主和財團支持的大政黨」,才有實力「玩公民提名這個遊戲」;他所謂的反駁完全顛倒是非,混淆黑白,先生清晰表達確是將大部份港人視為正……儍仔。
幫港出聲那幾位仁兄滿口為沉默的大多數而發聲,我反而覺得他們猶如永遠被放在陰暗處的神獸——貔貅,非但不見光,卻亦貪財,且也看不清世界,極其量只是一隻門口狗。傳說貔貅在天庭負責巡視保安,忠心且深得玉皇大帝歡心。惟時間久了卻被寵壞,變得調皮驕縱,甚至隨地解決,玉皇大帝有日就是錯將其糞便踩個正着,一氣之下兜巴掌車過去,貔貅的屁股中招,從此肛門便封起。
如今「幫港出聲」竟想出同樣「有入無出」的方案,泛民成員就算有機會入閘,都不可能出選;能夠有如此貔貅本性,相信亦擁有靈獸的同一特徵——沒有肛門。

盧先亞

足本收睇《亂噏24》x卓韻芝;跟住有錢國偉陪你夜蒲!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