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知道了」膠紙 - 李碧華

「朕知道了」膠紙 - 李碧華

向來網友在Facebook只能按「讚」,有厭倦感嗎?現在Google Chrome瀏覽器的擴充功能中,增加了一項實用工具,讓用戶可以免費將此有趣程式安裝到電腦中,把「讚」改成「朕知道了」。
大家以為這種白話化的語氣毫無古意,是惡搞吧──不,文物展覽中有官員進呈皇帝的奏摺(奏摺制度在清代康熙中葉正式出現),皇帝親手批閱,展示自己體恤民情之心,以及對奏報事件看法,與官員之間私密互動。多位清帝用的是漢文硃批,在奏摺文末寫上「朕知道了」,表示「已讀」──雖然語氣親切,但我覺得欠點霸氣,因為一向是奴才回應「知道了」,有聽命之意。堂堂帝主即使多加一個「朕」字亦有點過於平和,不過史實如此,博物館珍藏無價寶。
台灣故宮博物館早前還把康熙真跡複製成膠紙卷,這商品大受歡迎,人人急不及待要買卷回去大顯「朕知道了」的威風。
但故宮有版權嗎?否則將會滿街A貨了,我們建議:「推出午門斬首」、「跪安吧」、「抬頭讓朕瞧瞧」、「死罪雖免活罪難饒」、「本宮不甘休」、「哀家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