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已經成為「事實特首」,當年煲呔掃街後復出,執掌政改諮詢及西九兩大項目,林鄭公開哭訴後,一樣手握政改及扶貧兩大項目,按此軌迹,應是中央授意嘅真正當權派,梁振英大把時間去搞內交。今日發表份施政報告,表面係梁振英個人show,但實際上一樣係林鄭show time。大家留意每年特首發表施政報告後,林鄭隨即會高調搞場大龍鳳記者會,宣傳自己。今次吹風話扶貧係重點,又係林鄭揸旗,點可能唔高調。上星期六、日建制派政黨請願,個個開口要低收人補貼,擺明通晒水打龍通,俾建制政黨扮「成功爭取」。
拉攏基層 疏離中產
林鄭算盤能否打得響?傳統智慧話派錢畀基層可收催谷民望之效,事實上過去一年,關愛基金已經派到好狼,連違法嘅工廈劏房戶一樣照派。香港傳統福利制度已經出現根本改變,在綜援、長者生活津貼之外,已形成多一重叫低收人補貼,你叫N無又得、房屋津貼、交通津貼、學童津貼又得,已經派緊。傳媒透露施政報告中會「放煙花式」扶貧,推出多項措施,重頭戲係設立低收入家庭補貼,一年用25至30億,仲不限永久居民,來港一年就可以申請。如果屬實,就真係福利大變革。因為當低收入家庭補貼成為經常性福利開支,而香港又無法控制單程證來港人士經濟狀況,日後條數都幾襟計。
政治上討好拉攏基層、疏離中產乃本屆政府路線,親中政團多年來都係走呢條路線,形成叫「蛇齋餅糭」為名嘅社區福利主義,長期收買人心,鞏固選票。梁振英、林鄭採納呢條民粹路線,以對沖中產在政治上不滿,社協何喜華之轉軚,乃最為典型,只要有水派畀基層及新移民,其他梁振英問題當睇唔到。香港中產重視政策理性,價值理念,如民主、法治、自由,新政府上場呢方面全線肥佬,誠信問題、陳茂波、張震遠醜聞、落區社團護航、愛字頭組織、警察介入政治、傳媒河蟹等等,都令本地中產十分不滿。而內地自由行超負荷、內地人來港爭奪教育、醫療資源,更令中產對通派式福利起反感。早前終院判決綜援七年限制不合理,中產不滿情緒正在加深。
今次林鄭又用扶貧平台,可能會撞板,因為原本對政府拉攏基層手段不聞不問,一副事不關己之中產,在終審法院綜援判例下,政府仍然狂派,將會有大反彈。
「扶貧」二字當然令林鄭站在政策道德高地,泛民都唔敢反對,但交稅最多之中產,面對郊野公園淪陷、插針式公屋、內地人子女爭入名校已好唔like,若梁、林二人在施政報告作煙花式派福利畀基層,而當中以新移民為主,肯定火上加油,掌聲攞唔到之餘,仲會俾中產媽。
但中產媽還媽,拉攏何喜華及其代表利益團體,對提高梁民望,應該有幾個百分點幫助。
添馬男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