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痛沒進步」心態唔要得

「沒痛沒進步」心態唔要得

【切勿急進】
骨科醫生指出,「跑到腳痛」很多時與訓練計劃過於急進有關,尤其從10公里提升至半馬或全馬的距離,隨時因身體未能承受突如其來的大運動量引發各種跑步痛症,呼籲跑手們切勿死撐,應盡早求診及休息療養。

跑街較易傷膝

骨科專科醫生賀鶴鳴表示,每年2、3月也是求診高峯期,與長跑有關的下肢痛症常見包括膝痛、大腿外側筋腱受傷、腳底與小腿內側痛,其中菠蘿蓋痛佔求診個案近一半,主要是由髕骨與股骨長期磨擦引起。
他指引發腳痛常見有三大原因,包括訓練計劃過急、跑步環境欠佳及裝備有問題。跑步訓練問題常見是太急進,例如跑了一周10公里,第二周已提升至練習20公里,「身體嘅忍受力好強,加長一倍距離跑一個月未必有問題,但跑到第二個月好多時就開始膝痛」。另外,同一時間加長跑步的距離、時間或練習次數,又或同時改變訓練場地,也會令受傷風險增加,應每次只變一項。
跑手選擇訓練場地很重要,他表示,跑街由於多彎、要避開行人或因交通燈轉換等原因,常要急停,較跑運動場易傷膝,跑山則因上落坡幅大,膝部負擔也較大。常穿的跑鞋若鞋底磨蝕嚴重,因失去吸震功能,也容易致受傷。很多跑手抱着「沒痛沒進步」(No pain, no gain)的心態練習,誤以為腳越痛越能提升成績。他表示,由增加訓練引發的身體疲勞,一般只需休息24至48小時便會消退,若關節或肌肉持續疼痛與疲累、早上起床時心跳率不降反升等,均是過度訓練的警號,若膝關節痛楚超過一周更是受傷的徵兆,應盡快求診。他說,參加馬拉松比賽一般需有六至九個月時間訓練,尤其長跑新手勿急於求成。
《蘋果》記者

足本收睇《亂噏24》x卓韻芝;跟住有錢國偉陪你夜蒲!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