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電能(006)分拆港燈上市,未收飛已接獲國家電網(簡稱國電)斥100億元認購,成為第二大股東,惹來香港公用事業出現「華資退、紅資進」的聯想。
不過港燈內部消息人士指,分拆港燈是為部署引國電入股的說法不正確,「並非上市計劃的一部份」。
國電上周一與港燈簽訂協議,認購港燈18%權益,涉及資金87億至100億元,實際金額視乎最後定價,國電輕易而舉地成為港燈第二大股東,首度染指香港電力業務。
另一主權基金阿曼(Oman)投資基金雖亦入股成為基礎投資者,惟認購金額只有3.875億元,佔已發行單位0.8%,入股的象徵意義遠不如國電。
兩電同時染紅「純粹巧合」
這宗交易前兩個月,另一央企南方電網宣佈,夥拍中電控股(002)買起青山電廠,本港電力市場於短期內迅速染紅,令到外界關注是否背後另有議程,尤其是中資在公用市場的影響力。
一名港燈高層人士認為,中電、港燈兩宗交易同時發生「純粹巧合」,並否認引入國電是分拆港燈的計劃之內,「(國家電網)只是一名買家,與其他買家一樣」。
有接近交易人士亦分析,外界不宜過份高估央企接收香港資產的底線,即使港企出售所謂具戰略意義的民生業務,「央企係有錢,做生意有時都唔係百分百商業考慮,但也並非必然被(港企)吃定」。
而他又舉和黃(013)出售的百佳為例,「個個都以為華創(291)幾貴都會買,結果咪冚牌唔跟」。
有兩大電力公司正式染紅,將陸續於月底體現。先是本月22日,南方電網聯同中電收購美資埃克森美孚持有本港3間發電廠的青山發電60%股權,繼而會召開股東特別大會進行表決。
此外,港燈則將於周二(14日)開始進行路演及接受機構投資者入飛,周四(16日)向散戶發售,計劃1月29日掛牌,集資額介乎241億至279億元,若有超購的話,則最多增至321億元。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