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想衣裳:繡花鞋傳延三代 變港產手信

雲想衣裳:繡花鞋傳延三代 變港產手信

潮流講創意產業,卻不說保留舊有創意工業。以傳統人手,一縫一黐便做出一對對繡花鞋,看其圖案恍如置身舊上海舊電影場景中,對現時講求潮的女士們,你敢穿着它上街嗎?1958年已於彌敦道開業的先達商店,現時已由第三代──創辦人的孫女王嘉琳(Miru)接手,90後、愛上網、亦愛傳統,兩者融合後,便造就了一場新革命。
記者:雷福財
攝影:伍慶泉

五十年代的香港,沒現在的車水馬龍,舖租不用天價(當年月租約100元),只需勤奮有諗頭,養妻活兒不成問題。先達商店第一代老闆王達榮與好友鍾球合作,找來幾個上海做鞋師傅合作,賣上海傳統拖鞋及繡花鞋,於1958年時在彌敦道202號開店,一做便半個世紀。約30呎的一個樓梯舖原來也是肥肉一塊,2010年被業主逼遷(現已作兌換店),即使主動加租也被拒。翌年分別於寶靈商場、山頂廣場開業,由第三代掌舵人王嘉琳及其父王景華(Billy)共同協力辦好這門手作生意,女主外、父主內。坐在門外吃外賣的王景華說:「我爸爸2005年過身後,便與他的拍檔鍾伯合作打理這門生意,但今年7月時他也過身了,87歲。現時是由我囡囡主力負責各款新設計,因她讀過設計又了解年輕人口味,懂得將產品放上網,反而可吸納上次搬舖後所流失的一班客人。」既非傳統上海人,何解當年賣這類產品?「聽鍾伯說當年附近住了很多上海人,結識了不少上海師傅,於是便與爸爸請他們做鞋,他倆便租店,舖名都是以爸爸名字而起。現在懂做鞋的師傅不多,以兼職為主,但他們好肯教人,所以我囡囡都學懂做拖鞋,而舊的那批師傅都已走得七七八八。」

當年的彌敦道202號店舖,連行李箱也有售賣。

1990年還不到一歲的王嘉琳與爺爺王達榮(左二)、嫲嫲(左一)及其母攝於舊店。

王嘉琳示意其父已不願上鏡,只能乘他忙於拆貨時一攝。

陳列櫃的頂層擺放着開店年代的舊物。

上海人踢拖過新年

繡花鞋是古時皇宮內的產物,特別是皇后、妃嬪們。民間也漸受這股風潮影響,清朝的紮腳文化,一雙三寸金蓮也是被繡花鞋包裹着。直到民初時期,屬中國富有之地的上海,女士們更愛以旗袍配各式繡花鞋作打扮,即使在家中所穿的拖鞋,也要加上繡花,以彰顯其富有、具品味的中產身份,這也是當時闊太千金的打扮指標。據老一輩上海人說,農曆新年時必穿全新拖鞋,寓意踩走身邊小人,這個做法便隨上世紀50年代,大量上海人逃到香港居住而變成本土文化。當年繡花鞋選色不多,以紅黑色為主,圖案多以萬壽菊、茶花、龍鳳、鳥為主,綴以菱格鞋墊、皮革鞋底或全以酒紅色牛皮打造,之後更陸續出現孔雀羽毛、金魚、熊貓等,物料也不再局限於皮革,更有尼龍、麻布等。王嘉琳說:「以前做的拖鞋多於屋內穿着,因近年想繡花鞋更普及化,是以加入各式船踭、中高踭設計,這樣可令女士穿上街;更因場地不同,所做的鞋底都略有不同,如防跣膠底或坑紋底都有。」因應着不同圖案的設計,王嘉琳表示他們的刺繡多是以珠繡、線繡的混合繡。現在,王嘉琳的發展大計中還包括將來成立網站,供客人親自DIY款式,務求將舊手藝注入更多潮流元素。

這對皮底刺繡拖鞋,是當年開業時留下的,屬非賣品。

萬壽菊圖案是開業時第一批圖案。

小童牛皮拖鞋 非賣品

當年開舖已賣小童拖鞋,至今已56年,鞋墊上可依稀看到「先達」兩字。

網上平台活化舊物

訪問期間,買得最多還是上了年紀的客人,有上海人、香港人,遊客也有,百多元一對,有的數對地買,更多的是買一兩對,王景華坦言人客中最老的一位有上百歲,也是上海人。他說這行冷門也賺得微,唯一好處是傳媒、旅客雜誌報道多了,人客也增了不少,女兒王嘉琳更是滿腹商經。王嘉琳畢業於理工大學的視覺傳達設計(Visual Communication),雖是90後,但以24歲之齡來說,已多了點成熟及對工作的熱忱。每日開舖前例必先去深水埗買布料、珠仔,再拿去工場,約下午一時才正式開舖。「在大學的final project上,我就是以這門生意為例,計劃怎樣去做rebranding,將舊事物重新開拓成新的。現在已將品牌logo重新設計,在facebook開專頁(逾25,000個讚),又會加入高踭、船踭及靴款,避免只賣拖鞋及平底鞋,希望變成出街都能穿。現時還着手自製網頁供客人直接網購及訂製個人繡花鞋,將它活化及年輕化。」穿着桃紅色連身裙配以黑色絲襪及自家紫色繡花高踭鞋的王嘉琳手舞足蹈地說,身旁的父親對囡囡更甚欣賞,「她比我懂利用網上平台,所以我們會坐下談談所有新設計。」不怕女兒捱得辛苦?「外面工作都一樣辛苦,在這裏最少有我看着。」

王嘉琳腳上穿的是自家繡花高踭鞋。

小童獅子鞋$299 採用手納布底,底部刺上圖案及福字。

熊貓平底鞋(左)$280、金屬囍字平底鞋(右)$329

危中有機吸引外國客

先達的上海拖鞋、繡花鞋看似夕陽行業,但因有特色、小量製,不再只屬老一輩專利,年輕人反而愛上這種服飾,手製物更見馨香。王景華說:「2010年時,恒隆集團租務部就邀請我們進駐其山頂廣場,打造香港製造的特色品牌,除租金較便宜外,更幫我們開拓新一群客源。原來不少日本及外國旅客都很喜歡這類刺繡,一買便至少幾對當做手信,現在反而營運得更好。」老掉牙的一句話,無危便無機,被逼遷反而造就出更響名堂。王嘉琳更總結心得,謂後生女特別喜愛蕾絲及刺繡款,老一輩的反而追求舒服簡單的皮款。訪問完結後,他們還特意致電記者作更正,「以前好多報道都將爺爺名字寫錯成王榮,其實他真正的名字是王達榮。」名字當然要守護,誠如這份舊手藝也是一樣。

繡花鞋做法

1.以紙模剪出合適的鞋面形狀。

2.將布料以圓形繃架定好,避免刺繡時布料縐起。因應圖案需要,以珠繡、線繡或混合刺繡將圖案繡在布上。

3.鞋底布料塗上膠水,貼上膠製鞋底。

4.以槌仔打入木製鞋楦,放入焗爐焗上一晚定形便可。

足本收睇《亂噏24》x 卓韻芝; 跟住有錢國偉陪你夜蒲!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