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90位學者昨以聯署方式守在《明報》員工身後,要求該報管理層承諾不會動搖編採方針;大馬撰稿人則越洋聯署,以己身的「反面教材」呼喊,聲援港人堅守與捍衞新聞自由的重要防線。
90位來自11間本地及海外大學的學者昨發表聯署聲明,支持《明報》編採人員捍衞新聞自由,當中包括嶺大協理副校長陳清橋、浸大傳理學院前院長朱立、中大政政系榮休教授關信基、城大媒體與傳播系講座教授李金銓等,聲明指,《明報》歷任總編輯均由內部晉升,惟今次一反傳統,令人憂慮《明報》能否維持過往的編輯方針。
「唔係出嚟撐劉進圖」
發起人之一、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指,今次聯署得到一位副校長、五位講座教授、五位系主任及兩位副系主任支持,情況鮮見,反映學界的關注。他指本港傳媒近年屢受打壓,但學界「後知後覺」,為此感抱歉,「如果今次都唔表達呢種道德支持,係講唔過去,我哋唔係出嚟撐劉進圖,而係撐牽涉事件嘅300位《明報》員工」。
浸大傳理學院助理教授杜耀明指,傳媒機構委任一名向管理層靠攏的總編輯,將令中方更易透過上層影響編務工作,總編向來擔當防火牆的角色,「頂住」或消化由管理層而來的壓力,一旦缺口打開,將逐層影響編輯部。杜耀明指,新聞自由不是學術議題,而是維權題目,侵犯巿民知情權,整個社會要警醒。
有份聯署的浸會大學傳理學院前院長朱立則表示,今次事件意味着香港新聞自由倒退,不單打擊了《明報》,也打擊了香港媒體和「一國兩制」。
馬來西亞的撰稿人亦正草擬聯署,預計本周三發佈,初稿提到香港社會近年面對各種壓力下,仍持續爭取自主空間,「那份用心與堅持讓人動容」。
聯署指,當地人對《明報》的遭遇「感同身受」、「有切膚之痛」,指當地中文報紙的公器角色不斷弱化,監督政府的力量削弱。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