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研發燃料電池 效能增6倍

科大研發燃料電池 效能增6倍

【本報訊】科學界近年積極研究燃料電池,以清潔能源取代舊日污染環境的不可循環再用原料。科大教授近日在醇類燃料電池研究取得突破,成功研發出效能是過去4至6倍的燃料電池,只需極微量甲醇或乙醇便可產生電力。團隊近日又獲國務院頒發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料10年後面世

科大能源研究院院長趙天壽教授及其研究團隊,耗10年時間研發燃料電池,近來終在醇類燃料電池取得突破。研究團隊在使用甲醇和乙醇作原料的研究上,深入分析燃料電池的物理和化學過程,以熱流科學與電化學交叉方法,成功將甲醇和乙醇燃料電池的效能分別提升6倍和4倍。
趙天壽教授指,雖然燃料電池與現實中應用仍有一段距離,預料最快10年後才會面世,但日後可應用在多個方面,例如手機、電腦、汽車等,取代現時電池需要充電後才能供電的模式。他舉例指,其研究中的燃料電池只需5毫升的乙醇,便可驅動一輛模型車10小時,意味日後的電池容量有望倍增。
他又指,日後仍要在電池壽命、功率等方面作出改進,但強調燃料電池是日後電池的研發方向,因為生產乙醇的成本極低,倘若電動車的電池能使用燃料電池,即代表能再進一步降低一般充電池產生的污染,「你現在用電其實也是在用天然氣、燒煤發電,但燃料電池沒有這種問題」。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