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河蟹事件呈膠着狀態,當事人劉進圖撰文表示:「在這個關鍵時候,我希望各界關注明報動向的朋友,能夠給我們多一點空間,讓公司管理層與編輯部員工有較佳的環境和氣氛,通過持續的對話,化解矛盾,走出困局,達至雙贏。」
張曉卿意圖已十分清晰,幾個月前派北美《明報》負責人呂家明空降贒實劉進圖,也毫不避忌越洋致電「關心」明報連日用HKTV發牌風波做頭版,大家試諗諗一個在遙距監控器下操作嘅總編輯,實在奇怪,更奇怪係劉進圖乃由基本法起草年代已經彈起、九十年代成名嘅資深傳媒人,一步一步爬上《明報》總編輯之位,一度係香港傳媒界典範式人物,但由北美呂家明作遙控監視,本身已係一大侮辱。而張氏家族仍未罷休收手,當然源於施壓者唔肯收貨,至於觸發點相信係HKTV發牌。心急起來把心一橫索性調走劉,由南洋商報空降一個自己人做keeper。呢種矛盾用時間可以解決,才不會。
雙方虛偽之處係扮儍詐懵,老闆掩飾調動真正原因,若無政治壓力,又何需呂家明遙距監控?劉進圖則為對方掩飾,以為可以幕後解決,實在太天真。
過去受整治之傳媒,一旦揚開晒,老闆就會抓難面,橫掂一件污兩件穢,嘈兩日就die down,一於硬上弓。由十年前封大班、毓民,一路殺到游清源、李慧玲,試問有邊個可以頂得住?所謂「定點清除」,從未有不成功,頂得最耐嗰位叫吳志森,一樣消失於港台phone in節目。
越和稀泥 讀者越流失
《明報》越和稀泥走向河蟹,傳統媒體就越加速衰落,幾年下來主流媒體歸邊河蟹,唔少人已經忍夠,索性唔睇電視新聞及報紙,越年青就走得越快。
劉進圖呼籲大家畀空間《明報》當日,中大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就發表最新調查。調查顯示,有六成多市民每星期都睇收費或免費報紙,但透過網站和利用手機或平板電腦Apps閱報市民已經接近四成,更值得關注係18至44歲群組中超過四成用Apps睇新聞而減少閱讀收費報紙。
《明報》定位乃中產,知識分子、大專生,呢班人對政治最敏感,也最重視報紙立場。大專生階層最先流失,轉向新媒體,慢慢只會剩低一班銀髮族中產讀者,前景如何?心照不宣。
韓寒曾經講過,我們有兩種邏輯,一種叫世界的邏輯,一種叫中國的邏輯,香港係國際城市,社會大勢自然按世界的邏輯演進。
至於明報內部要按中國的邏輯去演進,我們也無法改變,當《明報》與本土中產民意越行越遠時,世界唔會停低等你回頭!
添馬男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