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味,是營銷的一種重要工具。遠在1935年,心理學家Donald Laird從研究中得悉,80%男性及90%女性曾因氣味而被喚起鮮明、情緒性的記憶。由於氣味與人類記憶的密切關連,不少品牌都致力塑造一種專用香味,以增強品牌在消費者腦中的印象。新加坡航空在這方面用心經營,無論空姐所使用的香水,或機上派發的熱毛巾,都用上一種名為「Stefan Floridian Waters」的特製香精,配合獨特的絲質制服,令顧客對品牌留下深刻印象。
氣味影響感官知覺 營銷必備
氣味亦同時影響其他感官知覺,左右人類的消費行為。美國專門研究嗅覺與味覺的組織Smell & Taste Treatment and Research Foundation,做過一個有趣實驗,安排消費者在一間有花香及另一間無氣味的房間,對兩雙一樣的Nike運動鞋作評價。結果大多數人較喜歡並願意購買花香房的那對,而更有84%受試者認為,花香房的鞋子比較高級。
雖然明白氣味對營銷的重要性,但選取合適香氣並有效應用,在執行上有一定難度。美國一間專門研究氣味營銷(Scent Marketing)的公司ScentAir,就為商家提供了實踐方案。他們研製了能在零售店內持續噴灑香氣的機器,並備有350種不同香味供客戶選擇;該公司更可為品牌創造獨有氣味,但要收取5,000美元的開發費用。澳門新濠天地就是ScentAir的其中一個客戶,藉他們的協助,創製出專屬的「City of Dreams Rainforest」氣味。另外,有紐約超市應用這項技術,在水果區擺放噴灑西柚香味的機器,糖果區則釋放朱古力氣味,成功令生意上升7%。
如何將氣味營銷的威力延伸到網上營銷,是一個有趣的課題。過往不少公司嘗試開發能接收氣味信號的家用「香味散發裝置」,2001年,DigiScents公司研製了名為iSmell的模型,它內置各種氣味源的匣子,通過網絡傳送訊號,將各種氣味組成來實現各種香味,為網上購物添加氣味誘因,但計劃最後因缺乏資金而胎死腹中。
在家用氣味合成器處於研發階段的同時,開始有人看中Scent Marketing在手機上的應用,希望為這個最為跟身的器材加入氣味元素。以往的家用裝置,製作難度在於氣味合成,但若只發放單一氣味,技術可行性就高得多,而且裝置大小可以是很的骰,而適用於配備在手機上。
美國爆谷品牌Pop Secret,就創造了世界第一個會噴出香味的iPhone周邊裝置。這個裝置需配合品牌研發的iPhone遊戲Poptopia,當點擊遊戲畫面中的粟米或牛油,讓其變成爆谷放進遊戲中的大嘴巴內,該裝置就會發出爆谷香氣。
齋舖強化素食 聚焦愛肉人士
日本公司Scentee也有近似的裝置,並製作了過癮的「鼻燒肉」App,當你安裝這個裝置及程式,在手機就可會看到聲畫俱備的日式燒肉畫面,當牛肉在鐵網翻來覆去時,你可以選擇聞到燒牛肋骨、牛肉或牛油薯仔的香味。據Scentee的介紹短片解釋,這是慳錢或瘦身的好幫手,只需以這個裝置配一碗白飯或一碟蔬菜,就能給用家享用燒肉的滿足。這個賣3,654日圓的裝置,除好玩得意外,其實也為Scentee這間公司大賣廣告,它們也有很多其他不同香味配件可供發售,相信會吸引到手機網絡銷售的公司與其合作。
有了這種科技就真的可以手機送飯嗎?美國傳媒NPR找來Monell Chemical Senses Center的感官心理學家Marcia Pelchat評論這個裝置,她認為要騙得到大腦感知正在食肉,單靠氣味很難成事,還需有口感的配合。以此意念作延伸,現在不少齋舖製作的素食,質地都造得跟肉類相似,那麼若開一間名正言順「齋口不齋心」的高級素食店,在提供仿肉口感齋菜的同時,在店內噴灑濃烈肉香,或能滿足一班注重健康的愛肉人士,並大有公關噱頭。
徐 緣
跨國公司市務總監、營銷專欄作家
http://www.facebook.com/tsuiyuenmarketing
本欄隔周一刊出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