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杏仁核認識自己(一) - 嚴浩

通過杏仁核認識自己(一) - 嚴浩

「我越瞭解杏仁核,越覺得這個詞彙應該家喻戶曉。」
Steven Johnson是美國科學系列暢銷作者,這是他書中的一句話,這句話也說出了我的感覺。杏仁核是我們身體中的一個重要器官,但杏仁核到底有甚麼用?
1,杏仁核是情感指揮中樞,掌管情緒與感知,是我們的眼神與表情的導演。打個比喻, 如果杏仁核受了傷,我們就變成了一個沒有喜怒哀樂的人,看過科幻片嗎?電影中的機械人沒有感情,看見人類哭了,會問:「你眼睛中濕濕的是甚麼?」因為機械人沒有杏仁核。
2,杏仁核管情緒記憶,特別喜歡記住不愉快的負面心情,反過來,負面和痛苦的情緒記憶又很容易刺激杏仁核,讓我們在瞬間進入「戰鬥或逃跑反應症狀」(Fight-or-flight response),這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動物性,如果我們任由這個動物性駕馭,會成為惡性循環,讓我們陷入長期焦慮、憂鬱,以致無法擺脫。心理學、哲學、宗教就在這個空隙生存,目的是讓我們的動物性提升,具體來說,讓我們的理性成熟到可以掌控我們的動物性。
3,杏仁核的記憶沒有邏輯,所記住的焦慮事件都是一團模糊不清的訊息,譬如小時候被鬼故事嚇過,從此以後就怕黑,杯弓蛇影就是杏仁核搞出來的,被蛇嚇了一次,看見茶杯中有弓的倒影也害怕。有位同行小時候被雞嚇過,以後一輩子都不吃雞,有個大明星看見香蕉就歇斯底里,這一切沒有理性的恐懼都是杏仁核搞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