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確認未來建屋發展要保持公私營房屋六.四比,部份建公營房屋的土地便須向發展商「開刀」,如最近計劃在屯門提供4個公營房屋的地盤中,其中在寶田邨北面的擬作居屋用地,便影響新地(016)擬在此興建私宅的大計,一旦計劃落實恐向新地徵收土地。
擬建居屋 發展私宅落空
該幅擬建居屋的土地,在興富街北邊,現規劃為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和綠化地帶,面積約8.18萬方呎,政府早前諮詢區議會,擬在此興建一個提供約700個單位的居屋屋苑,而緊貼該地的1幅土地,因長有茂盛樹木,建議可作綠化地帶。
有關擬議改動的覆蓋範圍,正好將新地年前一早提出,擬發展私人住宅的土地完全包括在內。如一旦落實發展居屋,政府便會向所涉範圍的私人土地業主,提出收地補償,新地建私宅的計劃便恐告吹。
發展商覷準政府近年不斷四出要覓地建屋,已陸續將丟空的土地,向城規會提改劃申請,建議作房屋發展,新地遂於前年,便申請改劃興富街土地為住宅(甲類)用地,以便可以5倍地積比率,興建4座25層高住宅大廈,提供約612伙兩至三房單位,另有一個約2萬方呎住客會所的私人屋苑。申請土地涉約8.75萬方呎,當中約4.6萬方呎是政府地。
除新地外,其實附近由私人業主持有的土地,也受政府要興建公營房屋而面臨被收地影響,如土木工程拓展署擬研究將屯門康寶路以北至新慶路一帶的土地上興建公屋,提供4,000多個公屋單位。擬發展土地位於居屋兆康苑以北,涉及範圍內便有羅氏針織持有的約3.85萬方呎土地。羅氏近年也曾向城規會申請,將地皮發展6幢5層高的低密度住宅屋苑,提供僅24個單位,但卻被房屋署署長反對。
上周政府擬把屯門四幅土地擬作公營房屋發展土地,包括上述與新地重叠地皮在內,公屋及居屋地各佔兩幅,預計可提供2,800個單位。此外用以建私人住宅的佔11幅,主要集中在三聖邨至掃管笏香港黃金海岸一帶,其餘則在屯門南部,預計可興建約8,000伙私人住宅,合共可建10,800個公私營房屋。
足本收睇《亂噏24》x卓韻芝;跟住有錢國偉陪你夜蒲!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