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溝通缺口 重拾生活動力 狗狗助隱青衝出愁城

打開溝通缺口 重拾生活動力 
狗狗助隱青衝出愁城

【特寫】
「治癒系」動物醫生,教隱蔽青年也敞開心扉!中華錫安傳道會慈雲山錫安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三年前起開創「重拾動力計劃」,以動物醫生吸引一班隱蔽青年重拾生活的喜悅,令他們走出愁城。今年更開辦首個政府認可的「動物(輔助)治療課程」,正招募對動物治療極有興趣的義工參與,將與接受過動物治療的隱青一起參加探訪活動,將愛傳開去。
記者:陳詩雅

芷慰(18歲)性格文靜,經過動物治療訓練後增加自信,現在她就算面對陌生人,也可以談吐自如。她娓娓道來走過隱青的路,「由中一開始,唔想上體育堂,覺得做體能運動好辛苦,請假唔返學;到中二慣咗請假,又因為未做晒功課唔想留堂,終於頂唔到,請假越來越多,最後就留喺屋企唔返學。」家人心願是她至少能夠完成初中課程,但她提不起鬥志。

「見到啲狗好想同佢玩」

習慣了日上三竿才起床的生活,至2011年初,芷慰開始接觸該中心的輔導服務,以往社工「哄」芷慰多接觸外界,也不能動搖她,惟獨中心的小狗教她重拾生趣。「如果落到中心,同人好似無乜嘢講;相反見到啲狗狗,覺得好得意,好想同佢玩。」芷慰發現了生活趣味,就是到中心與狗狗玩耍,「之後媽咪同我都鍾意狗,去寵物店領養咗隻無人要嘅玩具貴婦狗,𠵱家已經3歲。」
動物令芷慰開放自己,更參加了中心的寵物美容班,認真學習寵物行業的知識,「中心上堂識多啲朋友,學到同狗仔清潔扮靚好充實」。負責計劃的服務協調主任梁鳳兒指,中心在青年就業輔導方面有一定基礎,開辦「重拾動力計劃」是希望透過動物治療,令隱蔽青年打開溝通缺口,更可以將這種興趣轉化成職業,開展及實踐從事寵物美容行業的前路。「過去三年參加計劃嘅學員,失業率由八成降到三成,好鼓舞!」她開心地說。

計劃擴展至長者探訪

動物治療義工Christy是樹仁大學社工系四年級學生,她剛於去年底修畢課程,以往鮮有接觸動物的她,實習初時會有「少少驚」,「但覺得動物治療𠵱個範疇好新,香港暫時好少有𠵱類課程,唔會喺大學課程裏面學到。」
梁姑娘又指計劃今年以「觸動計劃-動物治療網絡」為主題,現正招募義工陪學員參與上門探訪長者等活動,對象為經甄選或經訓練的治療貓或狗及其主人(中心備有評核試,主要是性情溫馴動物);以及有興趣以動物服務他人的義工。
查詢電話:2324 0113
機構網站: http://www.hkzion.org.hk

社會服務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6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