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金球得主不等於最豐收 - 牽牛

特稿:
金球得主不等於最豐收 - 牽牛

金球獎得主,理應代表整年最出色的足球員,但在投票制度改變後,往往獲獎的都不是全年最豐收的球員,打破過去球王與大賽冠軍掛勾的慣例。

狂牛兵顆粒無收

世盃冠軍份量十足,02年朗拿度、06年簡拿華路,都以此成就獲選世足先生;但2010年國際足協改制後情況稍改變;2010年美斯首奪金球獎,事實阿根廷在該屆世界盃8強止步,相反冠軍西班牙,恩尼斯達及沙維均只列2、3名;荷蘭中場史奈達,挾世盃亞軍及助國際米蘭贏得3冠,在最後票數只列第4,國際足協公佈的票數分佈,史奈達在記者群獲最多支持,但卻甚少獲國家隊隊長同教練票數,終不入3強。
2012年也出現相似情況,西班牙衞冕歐國盃,但卻只有恩尼斯達入圍前3,最終得票更不及4強止步的葡萄牙翼鋒C朗,而美斯成功衞冕,整年卻只曾助巴塞取得西盃。事實上金球獎改制後已多次傳出「種票」,不少國家的教練及隊長,在國際足協公佈票數後卻抗議,自己的投票選擇與最終結果不同,由於美斯的球鞋贊助與國際足協有長久合作關係,也傳來國際足協黑廂作業讓美斯連霸的傳言。文:牽牛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