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梁振英委任的行政會議成員質素良莠不齊,水平參差,只是沒想到部份成員還帶有「唯恐天下不亂」的惡劣心態。這裏說的是那位張志剛先生。他上星期六在某電台節目上大放厥詞,既批真普聯提出的三軌方案是開天索價,又一派「國師」模樣指點泛民主派要擺出合作姿態,要明白合作是唯一出路。最可怕的是他指北京跟泛民主派的關係還差過跟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關係!
稍為留意一下新聞的人都知道,日本首相被北京視為「麻煩製造者」,鼓吹軍國主義復辟的野心家,試圖推翻戰後格局的鹵莽政客。中國政府已表明不會跟安倍有任何接觸,在國際會議上也會視同陌路。可以說,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已被中國政府當成頭號對頭人,要嚴陣對付,沒有任何妥協餘地。泛民主派無疑跟北京在很多香港事務上有不同意見,在民主、人權理念上更有重大差距,但跟到供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參拜的安倍相比,泛民主派跟中國政府的分歧實在小巫見大巫,張志剛的比喻顯然不倫不類,毫無道理。
而且,安倍晉三的強硬做法不但撕開歷史傷口,不但在挑戰中國領導人的耐性,更是或明或暗的想遏制中國的冒起。從國家利益層面看,中國政府跟安倍之間是屬於敵我矛盾,是最尖銳的對抗,沒有多少妥協的空間與餘地。泛民主派多年來爭取落實雙普選雖跟北京政府高層特別是掌管港澳事務官員有爭拗,但雙方沒有根本性的利害矛盾,頂多只是人民內部矛盾又或是不同意見。張志剛硬要將泛民主派跟安倍晉三相提並論要不是無知就是居心叵測,想進一步毒化兩者的關係。
當然,不管在建制派內還是內地官場都有一些像張志剛那樣唯恐天下不亂的人,都有一些挑撥離間的人,但最重要的是北京領導層明白泛民主派不是敵人,明白北京政府跟泛民主派的齟齬只是意見不同而非敵我矛盾。只有認識到這一點,只有信任泛民主派及香港市民,今次政改才有可能開花結果,二○一七年才有可能落實符合國際共識標準的特首普選。
應該看到,北京要在普選問題上處處設限,步步提防除了因為習慣抓緊權力外,更因為北京政府老是對香港市民沒有信心,擔心市民一面倒支持某些政團,憂慮選出一個跟中央政府對抗的人,令北京下不了台。此所以在討論如何落實特首普選時往往偏向強調中央政府的實質任命權,偏向收緊提名程序及過程,以便從各個環節作過濾篩選,防止出現失控局面。然而,香港從憲制上及實質上都已成為中國主權下的特別行政區,香港市民想要的是管好自己的事,是真正落實一國兩制、高度自治的方針;不是要改變現狀或挑戰中央政府的權力。只要北京明白這一點及對市民有信心,她就不難知道即使開放提名門檻,引入真正公平公正及開放的普選,市民也懂得選擇,市民也不會故意選出一個要跟中央政府對抗的特首,令香港陷於寸步難行的不穩定局面中。只要北京不把泛民主派視為敵人,不把雙方關係視為敵我關係,她就能了解真普聯提出的「三軌方案」不是要架空提名委員會,而是要令市民在提名上有最大程度參與,而是要令二○一七年特首普選是名副其實的真普選。
事實上真普聯提出的「三軌方案」涵蓋了不同的提名方式包括提名委員會提名,讓不同背景、政黨、政見候選人可以循不同渠道出線,讓市民有更多及更開放的選擇,這肯定比單靠提委會或其他個別提名方式優勝。北京可不要因不必要的憂慮或小人挑撥而把方案「一棒打死」。
盧峯
周一至周六刊出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