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薄有別】
跑鞋越輕,跑得越快?理論上正確。但有專家提醒,跑手選跑鞋時,不應只為追求成績,盲目選擇輕巧跑鞋,例如初學者宜選鞋底較厚、保護性較佳的款式,練跑時亦應穿厚底跑鞋,以免負荷過重而傷膝。另外,跑襪亦是重要配備,應根據腳的大小,選擇合適尺寸。
跑襪不宜free size
十公里跑步用品專門店負責人仇季新表示,長跑初學者選擇跑鞋時,不要只追求款式及外形輕巧的跑鞋。他表示,厚底跑鞋雖然較重,但因保護性強,適合初學者使用,「𠵱家嘅跑鞋設計已經改良咗好多,就算係厚底鞋都唔會太重」。當練習一段時間後,若想向時間及速度挑戰,才循序漸進改用較輕身的跑鞋。
他提醒跑手應將訓練及比賽用鞋分開,練習時應穿保護性較強的厚底跑步,到比賽講求速度時則改穿薄底輕身跑鞋,有助減低受傷風險。雖然不少跑手對常穿及最舒適的練習鞋很執着,不願意隨便棄用,但他指出,一對跑鞋平均可跑700至800公里,之後再穿保護性大減,故建議每次也記下跑鞋使用的里數,幫助適時更換。若未能做好記錄,一般情況下,當穿上跑鞋後感到很硬,或跑步後出現腳痛,均是要換鞋的警號。
有好跑鞋也要有高質素跑襪配合。他建議不要購買free size的跑襪,因尺寸未必合適,在鞋櫳內「滑來滑去」可影響跑步時的穩定性,現時不少跑襪分四至五個碼,應選最適合腳形的尺碼。部份人因先天腳形問題,跑步時腳趾之間特別容易磨擦,建議可選用「五趾襪」,有助減低起水泡風險;也可在跑步前先在腳趾位置塗上預防水泡的產品。
《蘋果》記者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