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了一本花千樹出版社出版的「歲月無聲」,是一個日本人追尋香港在日軍佔領下的史蹟而寫成的,作者是和仁廉夫,譯者是張宏艷,這位張宏艷女士我倒是見過的,竟不知醫院管理局中有這樣一位寫手,又是翻譯高手。連她自己都不能相信,這一本本來以為一年內就可以做成的事竟經歷了十六載寒暑才完成。
她在書中的前言中寫道:十六年漫長之旅,我們終於回到起點……原來在香港九七的前一年,她考取了日本政府文部省獎學金,在日本攻讀碩士第二年,她的畢業論文準備以香港回歸為主題,找尋資料時無意間在圖書館找到了一本寫給日本人看的旅遊書,這本書中記載着日本侵略香港時所佔據的重地,原來香港的每一個地區, 我們日常走過的地方都有一段歷史,而這些都是聞所未聞的,從來沒有一個外國人寫香港竟是以這樣的觀點來着筆,而這位作者竟是日本人;寫的不是吃喝玩樂,也與夜生活和各景點無關,是一樁一件的歷史,而這些歷史連記者出身的譯者竟一點也不知道。
這本書引起了張宏艷的好奇,決定去訪問這位作者,見面之下,鼓舞起她想要把這本書翻譯出來的決心,她覺得香港人必須認識香港的歷史,雖然此書從她發願到完成,十六年過去了,但無損於書的價值,香港人應該認識香港歷史,應該找出歷史的軌跡。
「歲月無聲」讓你重新認識中環禮賓府、駱克道、堅尼地道、銅鑼灣、跑馬地、赤柱、淺水灣、鯉魚門、離島,每一區每一條街道, 都有遙遠的歷史跫音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