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陋港足】
【本報訊】香港職業足球的假波醜聞,再次凸顯香港足運的病入膏肓。輿論認為,要杜絕假波,必須確保球會與職業球員有足夠收入。簡單來說,就是要振興足運,讓球迷與贊助商重新踏足球壇。政府於兩年多前向香港足球總會撥款6,000萬元,推動「鳳凰計劃」,至今,錢差不多花光,假波醜聞不絕,一場盃賽決戰的看台仍然空了一大半。
記者:蔡元貴
香港足球代表隊於2009年奪得東亞運金牌後,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馬上抽水,多次在不同場合提及此事。在輿論壓力下,民政局於2010年成立足球專責小組,推動足運長遠發展。再於2011年宣佈在三年內向足總撥款6,000萬元,落實顧問建議的鳳凰計劃。
由英國顧問公司撰寫的《香港足球的發展:「我們是香港」—敢於夢想》報告,臚列了數十項振興港足的建議,足總最終採納了33項。但自計劃2011年展開以來,只完成了15項。
養肥足總「個個都係經理」
舉例說,曾德成於2011年稱,當局一直跟進在將軍澳設立足球訓練中心的計劃,三年下來,足球訓練中心仍屬空中樓閣。民政事務局亦曾承諾配合鳳凰計劃,加建球場,滿足球會練習需要,但時至今日,仍有甲組球會要向炒籌黨買籌租場操練。
甲組球會東方沙龍的總監梁守志表示,該隊今季只獲分配到青衣東北部的球場操練,而且只有上午時段。但職業球隊練波,都是上午練體能,下午練技術,下午更加有需要場地。結果,「我哋要向訂咗場嘅炒籌人士買籌,先有場地操練」,而且場地越炒越貴。
對於三年前把全港球迷與球圈人士都弄得躊躇滿志的鳳凰計劃,梁守志嗤之以鼻:「鳳凰計劃好多嘢都未做到,政府畀錢只係膨脹咗足總嘅支薪架構,𠵱家個個都係經理,個個幾萬銀人工,成個足總多咗好多好多人,一樣嘢有三個人做。鳳凰計劃除咗幫到一班人做到經理之外,係咪幫到香港足運?」
球迷都期盼,6,000萬元可以提升港足排名,振興球市。惟鳳凰計劃推行至今,香港在國際足協世界排名中,只由2009年12月的143名微升至去年12月的140位。2008至09年度球季,每場甲組球賽的平均入場人數為1,128人,今季至12月底為止,平均人數只得998人。昨日在香港大球場舉行的高級組銀牌決賽,錄得6,820人入場,入座率僅17%,但已是今季的新高。
議員反對繼續撥款支援
港足長期積弱,讓經歷過光輝歲月的資深球圈人士不滿。本身是愉園前班主的立法會議員林大輝形容鳳凰計劃是山雞計劃:「公帑丟落去,政府點解唔去監管?唔達標係咪要回水呢?點向納稅人交代?」他揚言,若政府向立法會申撥款項繼續支援鳳凰計劃,他必會反對。
就連本應受惠的梁守志也不再支持鳳凰計劃:「6,000萬撥款有冇用?球會如果為咗嗰幾千萬先搞波,唔會有人堅持到今時今日。球會都唔要求分嗰6,000萬,我都唔支持再撥款,因為鳳凰計劃只帶嚟反效果。」
球圈人士論「鳳凰」
民政事務局專責小組成員呂大樂
「球壇如果唔想改變,足總作為非牟利機構冇得逼佢,呢啲係一個你情我願嘅事。」
球會東方沙龍總監梁守志
「政府畀錢只係膨脹咗足總嘅支薪架構,𠵱家個個都係經理,個個幾萬銀人工。」
足本收睇《亂噏24》x 卓韻芝; 跟住有錢國偉陪你夜蒲!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