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文學家林語堂故居成危樓!福建鼓浪嶼的林語堂故居,曾是鼓浪嶼三大歐式建築之一,氣派十足。不過,這座百年老宅因產權問題,加上政府懶理修葺,長年失修淪為荒廢別墅,有居民擔心樓房安全,連參觀的遊客亦失望而回,叫人欷歔。
故居建於1850年,座落漳州路44號及48號,48號是林語堂書房「立人齋」,44號是夫人廖翠鳳祖屋,兩人在大宅內成婚及居住。其為樓高兩層的「U」形樓房,當年建有花園及魚池,一樓中廳連接石階,兩旁種有植物,環境古樸。
內地傳媒此前報道,鼓浪嶼建有1,000多幢包括林語堂故居等古老別墅,不少面臨產權問題。鼓浪嶼管委會去年3月發佈通知,將啟動申遺整治方案,重點修建林語堂故居等建築,但《蘋果》記者日前在故居現場,發現當局仍未派人修建,整治方案形同虛設。
故居現有八戶人居住,到處破舊不堪,屋內擺滿雜物、外牆剝落嚴重、玻璃窗破碎、主入口亦被封死禁行,空地還堆滿木材,當局在別墅門口張貼危房告示。
業權糾纏不清
住客李小姐說,姓廖屋主當年移居海外後,故居由保母、司機等看管,後來變相成為業主,「目前產權在誰手裏,大家都說不清楚,很亂」。她說,有買家曾斥資收購該別墅,但因業權糾纏不清,糾紛尚未解決。同時,政府不肯撥款修建,只想透過出售產業,由買家負責出錢修葺,令修建工程一拖再拖。年過五旬的故居住客林大姐,坦言擔心危樓問題,曾有人勸她搬走。
《蘋果》記者
林語堂小檔案
【1895.10.10–1976.3.26】
籍貫:福建漳州龍溪縣
簡歷:
‧1912年上海聖約翰大學學英文獲學士學位
‧1919年與廖翠鳳結婚
‧同年赴哈佛大學留學
‧1926年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
‧1947年發明「明快中文打字機」
‧1940年及1950年兩度獲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
‧1966年定居台灣
‧1967年獲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
‧1976年香港逝世
出版《京華煙雲》、《蘇東坡傳》等30多部小說、論述、歷史傳記及英譯重編中國經典,1937年出版的《生活的藝術》,一度是美國暢銷書冠軍。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