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中文大學醫學院學生會邀我在周年晚宴演講,定給我的題目是「 醫生的人際關係」。
我為他們講了一個小故事。
話說有一位年近九十的老人家要入院做小手術,住進了威院的私家病房。
傍晚查房時,我感覺病房的氣氛明顯地和平常不一樣。上至風韻猶存的護士長,下至青春逼人、剛從護士學校出來的小姑娘,甚至負責清潔病房的大嬸,眼睛裏都閃躍着光芒,臉上紅彤彤的掛着微笑,步履也比平常明快。大家都好像春天的蝴蝶,圍在老人家的床頭團團轉。
我心中納罕:年近九十的老人家,怎麼比電影裏的英俊小生還要吃得開?
冷眼旁觀,才發覺原來老人家有一套本領:他總是笑咪咪的,說話不多,但他和你說話時,卻有辦法令你覺得你就是世間上最重要的一個人。
我為師弟妹們說這故事,是想提醒他們看門診時不要只顧着寫病歷硂打電腦。眼尾都不看病人,人家又怎會聆聽你的囑咐?
病人太多,時間太少,怎麼辦?我的內科老師,愛爾蘭籍的奧德華教授說:「和病人傾談三分鐘,但卻能令對方覺得你已給予了他一整天,這就是臨床的藝術。」
當年老人家在病房的一幕,仍歷歷在目。屈指一算,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
這位老先生是誰?就是剛離開了我們、享齡一百零七歲的邵逸夫先生。
大概天國裏的天使,現在正好像當年病房裏的護士小姐們一樣,口角含春地圍着六叔團團轉!
亞Sir,一路走好!
鍾尚志教授
足本收睇《亂噏24》x 卓韻芝;跟住有錢國偉陪你夜蒲!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