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夫」推動以巴和解中東巨人沙龍逝世

「屠夫」推動以巴和解
中東巨人沙龍逝世

【沙龍 Ariel Sharon 1928–2014】

中東政壇巨人、以色列前總理沙龍(Ariel Sharon)中風昏迷八年後,延至當地時間周六下午2時(香港昨天傍晚約8時)不治,終年85歲。戎馬半生的沙龍早年是鷹派好戰分子,曾揮軍入侵黎巴嫩令大批巴勒斯坦人被屠殺,不惜代價確保以色列國家安全後,他轉為向宿敵巴勒斯坦人拋橄欖枝,全力推動以巴和解,可惜突如其來的中風令他功敗垂成。有指以色列將為他舉行國葬。

沙龍在一直就醫的謝巴赫醫療中心(Sheba Medical Centre)離世後,由兒子吉拉德(Gilad Sharon)公佈死訊,院方指沙龍死於心臟衰竭。雖然沙龍曾被視為「利庫德叛徒」,但以色列總理內坦亞胡(Benjamin Netanyahu)讚揚他是國家「最重要的英勇戰士及偉大軍事領袖……以色列舉國為沙龍離世俯首,永遠懷念他」。

1948年以色列戰爭期間年輕的沙龍持槍上陣。路透社

昏迷8年 曾對外界有反應

沙龍早在2005年底輕微中風,2006年1月4日前往醫院準備做心臟手術途中,突然大量腦出血,經過兩次手術後變成植物人,靠儀器維生至今。有照顧他的護士透露,沙龍昏迷八年間,多次對外界有反應,包括按她的手和揚眉。兩個月前沙龍餵食管附近身體部位受感染,情況轉差被送入深切治療部,多個主要器官功能衰退,其中腎臟在手術後情況仍不樂觀。院方繼續為他注射抗生素,但不再進行透析(洗腎)治療,令病逝變成時間問題。
軍人出身的沙龍,在政壇和軍隊的貢獻,令他成為以色列其中一個最偉大和具爭議的人物。他曾先後三次參與中東戰爭,1982年擔任國防部長期間,在未有知會時任總理貝京(Menachem Begin)下,策劃入侵黎巴嫩的軍事行動,令希望在黎巴嫩發動反擊的巴解組織被逐出當地,首都貝魯特兩個受以色列控制的難民營有數以百計巴人被屠殺,以色列其後認定沙龍要對事件負責,免去其一切職務。
不過沙龍鷹派立場讓他深得右翼陣營支持,很快從政壇捲土重來,他有份創立的利庫德集團(Likud Party),1996年重返政壇後,沙龍在短短兩年間在內閣晉升為外交部長,更在2001年高票當選總理。正當國際社會以為他會繼續強硬對待巴人之際,他揚言要實現「安全與真正和平」,主張在巴人佔領的地方興建猶太人殖民區、提出修建具爭議的西岸隔離牆。

建猶太人殖民區 西岸隔離牆

2005年,在沙龍健康尚未惡化的8月15日,他堅決啟動撤出加薩地帶方案,結束以色列對當地長達38年的佔領。此舉令他與利庫德集團決裂,要解散國會,另組前進黨準備翌年3月再出選,可惜中風令他沉睡八年,未能再為推動中東和平出一分力。
輿論對沙龍的評價好壞參半,歐美多國領袖都對沙龍逝世表示哀悼,美國前總統克林頓讚揚他「為以色列獻上生命」。加薩地帶激進伊斯蘭組織哈馬斯對他離世表示歡迎,會祈求他「落地獄」,譴責「沙龍是個戰爭罪犯,是令巴勒斯坦受難的其中一人……每當巴人想起沙龍,只會記得痛苦、流血、折磨、流亡與罪行,我們永不對他的死感到難過」。
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

1973年在贖罪日戰爭作戰的沙龍(右),頭受傷紮着紗布,贏得英雄榮譽。路透社

沙龍生平

1928年 2月26日生於巴勒斯坦地區
1947年 出任猶太武裝組織Haganah教官,開展軍旅生涯
1948-1973年 先後參與三次中東戰爭
1973年 退役後協助成立利庫德集團
1982年 任以色列防長期間策劃入侵黎巴嫩,屠殺大批巴勒斯坦人,翌年離職
2001年 高票當選以色列總理
2005年 跟巴勒斯坦達成停火協議,啟動單邊行動計劃,9月12日完成撤軍
12月18日因輕微中風入院
2006年 1月4日再度中風昏迷成植物人
2014年 1月2日證實多個主要器官衰竭,病情惡化
1月11日逝世,終年85歲
《蘋果》資料室

足本收睇《亂噏24》x 卓韻芝;跟住有錢國偉陪你夜蒲!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