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通脹七個月新低雖減調控壓力 預示經濟恐放緩

內地通脹七個月新低
雖減調控壓力 預示經濟恐放緩

【本報訊】內地通脹水平仍然保持溫和,國家統計局昨日公佈去年12月居民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增幅回落至2.5%,低於市場預期之2.7%增長,亦較11月的3%增長大幅回落,創近七個月以來最低。不過,儘管數字反映通脹壓力緩和,減低央行調控壓力,但卻預示經濟增長有放緩之虞。
記者:馮健鏗 林靜

12月的各項物價方面,食品價格升4.1%,鮮果價格升幅較顯著,升逾一成半。不過豬肉價格升幅溫和,僅升1.6%。而非食品價格升1.7%。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解讀指,12月份升幅降低,主要因為2012年年底的雪災,令當時菜價大升,但她料豬肉價格於農曆新年有上漲壓力。

貨幣政策料維持中性

展望2014年,美銀美林發表報告指,中國CPI增長率將為3.1%,而政府通脹目標會保持在3.5%。報告稱,年內中國的貨幣政策將維持中性,但隨着中央實行利率市場化,年內貨幣市場利率、債券收益率可能錄得正常升幅。匯豐的研究報告則指,由於期內食品價格上漲減速,整體通脹溫和,又指農曆新年臨近,食品價格或會出現季節性爆發,但料整體通脹水平中性,料央行未來幾個季度,將維持現有的貨幣政策方針。
法巴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陳興動表示,內地去年通脹水平符合預期,惟在農產品再現上升壓力下,今年通脹或輕微升溫,但估計只在2.8%水平,與3.5%的上限仍存在一定距離,因此對政策方向影響不大。不過,他相信今年內地貨幣政策仍會採取中性偏緊方向,惟強調在目前市場非金融企業的融資活動多,中央已很難對流動性精準控制,預料未來只會主力控制資金價格,即Shibor(上海銀行同業拆息)着手進行危機管理,並認為在改革開局年的因素下,增長未必會大幅回軟,預料今年增長或在7.3%水平,明年才是真正挑戰所在。

工業生產價上月跌1.4%

但新加坡銀行首席經濟師Richard Jerram則對中國今年經濟表現表示憂慮,認為現時中國信貸增長仍「不尋常」地高企,但中央要平衡經濟發展則需要減少當前由於信貸擴張帶來的過剩投資,目標與「保七」存在矛盾,並陷入進退兩難。
另外,反映製造業成本的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去年全年跌1.9%,12月份則按年跌1.4%,按月持平。美銀美林預料,全年PPI將回升0.2%。

足本收睇《亂噏24》x 卓韻芝;跟住有錢國偉陪你夜蒲!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