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初哥 防傷攻略

滑雪初哥 防傷攻略

【本報訊】市民趁農曆年假期計劃白色之旅,賞雪購物之餘,也來一次滑雪初體驗。但繼車神舒密加後,德國總理默克爾也在滑雪時受傷,骨科醫生提醒市民注意滑雪安全,更指近年滑雪受傷個案有增加趨勢,不少是滑雪新手,有初哥因閃避導致雙膝前十字韌帶斷裂,滑雪首天及最後一天是受傷高危日。
記者:鍾麗霞

賀鶴鳴表示,前者因對雪場及裝備等未有充份認識,容易一不留神出事,後者則因為離開在即,加上自覺技術有改進,把握機會嘗試新動作而失手受傷。

港人缺乏在雪地生活經驗,容易忽略滑雪的危機。骨科專科醫生賀鶴鳴指,其診所在冬季一般會接獲數宗滑雪受傷個案,以往在公立醫院,更會有10多宗。求診者以新手的比例較高,受傷原因多數是速度高,失控跌倒或急停,膝蓋過大的扭動致受傷,常見受傷位置是前十字韌帶、內側副韌帶及半月板,嚴重者更會同時「三料」撕裂,致膝部腫痛難當,假期被迫中斷。新手也容易在跌倒時用手落地,扭傷手腕,嚴重可致骨折。

常見為小腿大腿骨折

年輕人則自恃體能較佳,初學已向難度挑戰,終引發意外。他表示,曾有一名30多歲的白領男士,平日也有運動,體力不錯,一次到外國旅行時挑戰滑雪,在第二次滑時,嘗試加速,但前路受阻,當避開人群時跌倒,因當時速度較高,致雙膝的前十字韌帶同時斷裂,無法站立及行路,要坐輪椅返港做手術,休息近兩個月才能步行。
而有滑雪經驗者常見傷患為小腿甚至大腿骨折,通常是在嘗試高難度動作或練習新的跳躍動作時失手受傷,曾有滑雪老手練習跳躍動作失手,因高速撞向雪道的冰塊致右小腿骨折。
滑雪首天及最後一天也是受傷高危,賀鶴鳴表示,前者因對雪場及裝備等未有充份認識,容易一不留神出事,後者則因為離開在即,加上自覺技術有改進,把握機會嘗試新動作而失手受傷。
他建議初學者更要聘請合資格教練,切忌隨意落場試玩;滑雪前要最少做30分鐘熱身運動,先緩步跑暖身,再做上身及腳部伸展動作,「雪場咁低溫,熱身要好認真」。
滑雪裝備也不能馬虎,要穿上合適的滑雪服,「唔好用羽絨衫頂檔」。滑雪一段時間後要補充水份。

滑雪準備七部曲


出發前四至六周加強體力訓練

到室內滑雪場進行模擬練習

購置適合雪地用的太陽眼鏡及厚手套

購買或在雪場借用合身的滑雪套裝、雪橇、雪靴及滑雪手把等裝備

熟悉雪場各項資訊,例如開放予初學者的雪道位置等

滑雪前要先做30分鐘熱身運動
‧滑雪期間要定時補充水份

資料提供:骨科專科醫生賀鶴鳴

足本收睇《亂噏24》x 卓韻芝;跟住有錢國偉陪你夜蒲!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