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虛擬貨幣比特幣(Bitcoin)去年大放異采,一度升值幾百倍,成為眾多小投資者特別是中國大媽的寵兒。還有不少市場人士、分析家把它吹捧為未來全球貨幣,足以取代傳統貨幣包括美元。但從去年底開始各國政府及央行出手打壓,比特幣價值大幅下跌,交易商也逐步減少。今年比特幣會否極泰來,東山再起?又或是日暮途窮,步向消失呢?
不管從經濟或政治層面來看,比特幣今年不但不可能延續去年的盛況,更大有可能快速萎縮,成為泡沫爆破後的一灘死水。
先看經濟層面。比特幣從開始就不具備作為真正流通貨幣的地位與功能,靠的只是網上神話與吹捧,根本成不了氣候。著名經濟學者克魯明說得清楚,真正的貨幣有幾個基本功能:交易媒介、儲存價值、避險。比特幣在網上的確有一些商號、交易商願意接受它作為交易媒介,擁有者也能買到一些商品及服務;但即使在最風光時接受的公司也很有限,使用的範圍十分狹窄。去年底受不同政府批評及質疑後,交易商數目大幅減少,中國大陸、印度等新興市場等萎縮更快,最近淘寶就宣佈不再接受比特幣。
此外,比特幣儲存價值功能更是接近零。儲存價值有一個重要條件,即價值相對穩定。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住持有人信心,不致像燙手山芋般大家急於沽貨,這恰恰是比特幣的致命弱點。去年中熱炒時,其兌換價一度超過一千美元,到年底時卻只剩一半左右,甚至出現一天內下跌三、四成的可怕情況,比四十年代國民政府發行的法幣、金元券波動得更厲害,比二十年代德國威瑪共和國超高通脹時代的馬克貶值得更快更驚人。這些貨幣下場眾所周知,比特幣價值比它們還要波動,一般人怎能把它當成儲值傍身的寶貝呢?
至於避險功能同樣沾不上邊。遇上甚麼突發事故、災難,黃金、美金、歐元、日圓等自然是首選,本國貨幣(現金)也還有點用,比特幣卻完全沒有避險的作用,它本身還會帶來巨大風險,隨時令擁有者傾家蕩產。可以說,比特幣連一點貨幣的基本功能也不具備,它怎麼可能風行全球人人接受呢?
不過,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政治。貨幣從不是自然形成的交易或儲值媒介,而是政治的產物,是政府或王朝的禁臠。除了以物易物的自然經濟體外,古今絕大部份國家或地方的貨幣都由政府確定,由皇帝或管治者鑄造、發行、認定,民間不能私鑄。任何人膽敢私自鑄造貨幣或製造偽幣都會被處以重罪以至極刑。到現代社會,任何健全政府都全力保住兩個基本權力:其一是使用武力(軍隊、警察)的權力,其二是製造貨幣的權力。失卻其一,政府將不成政府,國家將不成國家。比特幣卻衝着政府(包括央行)貨幣發行權力而來,不受政府控制,不受央行監管,它發行多少,幣值如何也完全在政府掌握以外。假若任由比特幣流行及削弱傳統貨幣的流通功能,政府控制社會的權力將大為降低,政府左右經濟的力量將大受打擊,貨幣政策包括甚麼QE、超低息將不再有效。
因此,任何政府都不會袖手旁觀任由比特幣坐大,慣於控制的政府特別是中國、印度、俄羅斯更將會把它視為顛覆本國經濟金融的陰謀,她們肯定會全力封殺比特幣的發展。沒有中、印、俄等「新發財」加入炒賣,比特幣升完再升的遊戲便延續不了。而當找不到下一個買家、下一個接貨人時,泡沫便會爆破,比特幣也將變成「比特斃」!
盧峯
資深傳媒人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