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初入劇場看戲,選擇不多,都限於香港話劇團和灣仔劇團的演出,尤以後者為多,「灣仔」的戲,娛樂性豐富之餘,題材往往發人深省,眾演員雖非全職,但論團隊力量、講齊心、顯氣魄,敢稱當年首屈一指,而該團領導人,就是何偉龍。
普羅觀眾未必耳熟能詳,但提到電視劇集《城市故事》裏的巿儈sales佬「蘇忠」一角,大家就會恍然大悟,那個縮骨貪財、聲大夾「老馮」的可愛人物,就是陪伴我們多年的何偉龍。電視裏他擅演巿儈人物,入木三分,其實他戲路縱橫,演技細致精進,卻礙於電視台普遍「睇慣睇熟」type casting不敢創新的陋習,大大窒礙他的發展,曾經見過某些見高拜、見低踩的小人導演對他呼喝,當學生又是新演員的我看在心裏難過,那些小人對四方框以外的世界一竅不通,只是可憐的井底蛙。
發揮地道港人精神
只有在舞台界,才凸顯何偉龍多采多姿的藝術生命,當舞台劇在本地仍屬小眾冷門娛樂時,他已經獨力投放所有心力搞劇團,而且辦得有聲有色。舞台製作費高昂,演期短、觀眾少、回本困難,每有製作,他便儼如蘇忠上身,勇字當頭,凡事親力親為,四出找尋合適的商業贊助,以減輕成本和增加宣傳聲勢,後來更與某著名啤酒商合作,以其品牌冠名劇團,更連年舉辦灣仔戲劇節,成為業界中的盛事,成功將商業與藝術巧妙結合而絲毫不影響劇團藝術取向,更是異數。這種堅持信念,百折不撓,為單一理想而全心投入拼搏、執着從不妥協,在嚴苛的現實中實踐出強橫的生命力,困境中掙扎求存,這才是地地道道的香港人精神。
90年,何偉龍受聘於當時亞洲電視訓練學院教授演技,當時已成為全職演員的我當機不可失,向公司申請旁聽他的課程,得益非淺,尤其他為我「開聲」,替我奠定日後在舞台演出的好基礎,更是永誌不忘。多年後他找我和太太一起同台演出短劇,那是第一次正式給他導戲,那種既緊張又興奮的心情至今難忘,最後給他導的戲是《讓我愛一次》,破了他們駐團牛池灣文娛中心和成為該中心最叫座的舞台劇,叫老師欣喜若狂,演出後,不管人數多寡,他總會捱夜一一親自寫感謝卡,他給我的那一張,說了很多鼓舞的說話,充滿欣喜,也滿有愛,我會珍而重之。
何sir,衷心感謝你的教導,更感謝你為香港劇界所作出偉大的貢獻。
【一言棠】
撰文:歐錦棠
除表演藝術,也酷愛文字、影像及武術,其文章往往一針見血。
本欄逢周五刊登
足本收睇《亂噏24》x 卓韻芝;跟住有錢國偉陪你夜蒲!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