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言中醫:辨邪氣治腫瘤

「專」言中醫:辨邪氣治腫瘤

西醫治療腫瘤病已發展出多種標靶藥物以分層治療,同樣中醫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個體化治療,所謂辨病與辨證論治,面對腫瘤病人亦不例外。

有氣滯痰瘀之分

現代醫學認為腫瘤原始病灶具有獨特的生物學特性,同樣中醫對腫瘤病的分析亦非常個體化,縱然病因皆源於人體正氣(抗病能力)不足,邪氣(致病因素)聚生,但正氣虛之情況五臟六腑不同,所生之邪氣亦有氣滯痰瘀等之分,不能一概而論。所以每位腫瘤病人既有共性,更有其特性,而又因為「癌毒」深入且多變,治療時與其他內科疾病又不盡相同。
例如一位乳癌患者,中醫分析多為肝鬱氣結,但深入考慮其發病年齡及臨床症狀等因素的不同,情況便有差異,有時或兼有肝腎陰虛、衝任失調,或是心肝火旺,或是氣血不足,抑或腎陰陽不足,亦有可能是肺脾不足等情況,中醫診症時總會從多個方向細緻分析。
雖然中醫治療腫瘤的方法是綜合的,但不論是中藥、針灸、推拿、藥膳及調神養生等療法或輔助療法,都必須因應患者個體的不同階段有目的及有計劃地進行。譬如有人患癌後不理個別情況就不吃雞肉,這不是我們的主張,一刀切甚麼都忌吃,反而影響病情。相反,輔助食療亦不可盲目亂投,以免影響醫師之治療計劃。不過,中醫個體化地分析腫瘤病的同時,亦重視共性,更重視整體,即重視癌症患者也是完整的、活生生的一個人。
隔周四刊出

撰文:香港防癆會──香港大學中醫臨床教研中心(香港仔)歐國賢醫師

足本收睇《亂噏24》x鄭秀文@杜琪峯; 再有卓韻芝!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