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資金緊張,影響銀行業息差及盈利之餘,火頭更已吹至內房企業。據悉不少內房將趕在春節前發債撲水,以防中央要求內銀收緊貸款,觸發貸款及按揭收縮,導致流動資金短缺,內房群起趁息口偏低之時,先行借定長期「平錢」。
記者:董曉沂
富力地產(2777)、合景泰富(1813)及佳兆業(1638)本周分別宣佈發債計劃,集資額合共達18.5億美元(約144.3億港元),而中海外(688)姊妹公司亦擬回購債券並發新債;市場消息更稱,農曆新年前多間公司搶先發債,包括世茂房地產(813)、綠城中國(3900)及五洲國際(1369)等。
憂現金周轉不足
內房接連發債,投資界憂慮,因內地銀行水緊,不但收緊向發展商貸款,亦可能減少按揭,間接打擊買樓需求,最終影響地產商的現金周轉及令其手頭資金不足,影響發展商增購土地儲備的實力。尤其二、三線城市近年面對住宅供過於求,地產商將發展重點移向一線城市,搶地之下造成地價高企。事實上,早前已有報道指,中銀監要求內銀收緊房貸,令首套房按揭利率向上。
今年銷情會否因銀行收水而放慢,仍有待內房稍後公佈今年的銷售目標,但有管理中港地產股的基金經理透露指,兩大藍籌內房股中海外及華潤置地(1109)近日竟未如往年一樣,向投資界發出今年業績展望指引,反映對後市取態非常審慎。該基金經理補充稱,市場今年最大關注並非住房需求不足,而是銀行水緊。「阿爺打壓銀行,內房仲唔趁海外有集資window時,免得日後融資成本上升」。
法巴亞太區房地產研究部主管李偉烈亦預期,今年內房銷售不會如往年逾30%增長,「增長10至15%已經好好!」
料今年續到港集資
恒生(011)企業及商業銀行業務主管林燕勝則表示,暫未見內房爆出發債潮,認為近日有數家內房企業發債僅屬平常的集資行動。他續稱,近期內房項目的銷情不俗,估計不少內房企業因為項目銷售後出現收成期,再發債籌措資金為下一輪項目作準備。不過,林燕勝亦表示,內地資金始終較緊張,相信包括內房在內的企業,今年會繼續到本港集資。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