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主席:自審自閹 - 盧先亞

好不主席:自審自閹 - 盧先亞

昨夜草筆完文,仍感義憤難平,事實上,回歸以來傳媒遭受各式輕重有別、各樣軟硬不一的打壓,又豈是寥寥數語足以作結。小秘及後傳來一文,縱未言出處,怕也是出自她的媒體友好手筆,非但道來新聞業界面對的陣陣冷鋒,更將一角之下的冰山呈現。以下原文大半照錄,惟亦略有改寫,少不免狗尾續貂,望作者見諒。
《南早》換政協總編輯變《紅早》,我唔出聲,因為我唔識英文。
然後《紅早》總編縮小李旺陽事件的報道篇幅,當下屬有所質疑時,拒絕解釋之餘,並直斥:If you don't like it, you know what to do。我唔出聲,因為I don't care what to do。(我剩係識呢句英文)
《陽光時務》創辦人街頭遇襲,我沒有出聲,因為我唔識佢係乜水。
《蘋果日報》接連被縱火燒毀,我又唔出聲,因為《蘋果》啲狗仔真係好狗。而佢哋老細肥佬黎家遭撞閘兼放刀斧,我又唔出聲,因為有人話佢係賣國賊。
轉頭《蘋果日報》發行商勤力德老闆遭鐵騎士持牛肉刀斬傷,其實我係唔知道,因為幾乎冇傳媒報道。
《am730》老闆施永青駕車被截停兼被鐵鎚打爆玻璃,我又唔出聲,因為他是地產霸權的既得利益者。
《信報》換河蟹總編輯、抽起「獨眼香江」 版文章,引發該版全組人請辭。我唔出聲,因為我從來唔睇這份扮精英的報紙。
《成報》將劉夫子的文章擅自篡改,曲解取義,及後更終止其專欄,我不聞不問,因我都冇先人係睇開呢份「燒」量最高嘅報紙。
《經濟日報》刪去周博賢專欄文中出現的「梁振英」,猶如古代的帝名忌諱,我唔出聲,只要其股評的貼士準繩。

《明報》總編輯唔聽話被調走,編輯部面臨整肅,我又唔聲唔聲,因為聽聞個總編份人好串。
《主場新聞》被網絡攻擊,我又唔聲唔聲,因為我都唔上網。
《獨立媒體》被襲擊,我梗係唔出聲,因為佢哋成班左膠。
《香港電台》烽煙節目叮走吳志森,我唔聲唔聲,因為仲有隔籬台李慧玲。
到《商台》的公公把李慧玲從黃金時段烽煙節目調走,我又唔出聲,因為李慧玲好嘈, 同埋把聲好難聽。
DBC被「商業糾紛」所擾,大班出走,我唔出聲,因從來唔想畀錢買數碼收音機。
ATV對新聞的踐踏縱是慘不忍睹,不過我都唔出聲,因為我從未睇過呢個台。
TVB的偏頗報道,「事旦」手法,我又冇出聲,因為我只會煲劇,關心子華同Cool魔邊個攞視帝。
最後,我發現香江忽然十分和諧,乜新聞都冇。原來《23條》已獲高票通過,政改決定擁護一黨專政……
罄竹難書的實例,難道還會是個別事件嗎?所謂新聞自由和編採自主,倒頭來不過就是新聞自審和編採自閹。當然「自審自閹」者總有百般理由,而媒體對於新聞的取捨,究竟是出於審查,還是基於編輯的客斷判斷、或規避法律風險,也許難以判斷,惟信新聞媒體手執監察社政的第四權,而市民大眾卻又是監督媒體的最終把關人。
根據無國界記者統計的「新聞自由指數」,香港的新聞自由在2002年的18位,下跌至年前的58位。事例驚心,排名動魄 ,「我」還能唔出聲咩?
註:以上部份文章體裁取自德國牧師馬丁.尼莫拉,在納粹魔掌下所寫的《起初他們……》。

盧先亞

足本收睇《亂噏24》x鄭秀文@杜琪峯;再有卓韻芝!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