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英聯合聯絡小組駐紮地點和職能的商討,一度成為中英就香港前途談判的樽頸。英國解封檔案顯示,英方官員在84年5月的電報中提到,中方堅持過渡期在港成立聯絡小組,英方恐中方藉此干預管治,擬以選舉港督或中英共同決定特區首屆高層官員作交換條件。
擬共同決定官員作交換
相關討論始於84年,中方官員緊跟鄧小平指示,談判上寸步不讓。英方以為現行談判渠道加上非常設諮詢安排已足夠,但中方堅持在港設立聯絡小組。英方評估是中方擔心英方將香港資產移走,中方欲在行政問題上掌握話語權,如97年前的政制發展。
英方認為聯絡小組設於香港風險甚高,中方或藉此干預,削弱港府管治;好處則是可藉此「教育」中方,令其明白香港的實際情況,有利草擬《基本法》。
談判官員望藉草擬小組條文抗衡中方的干預,並利用小組強化港人自主的概念,更欲以選舉港督或英方有份任命特區副局長以上級別官員作交換條件。
最終英方兵敗如山倒,僅獲鄧小平同意小組會在香港、北京和英國輪流開會。聯絡小組88年進駐香港,運作至2000年,當時英方的首位代表魏德巍,即後來的港督衛奕信。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