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足協會長柏天尼倡議修例,引入欖球所謂「Sin Bin」制度,將嚴重犯規的球員,暫時罰離場10至15分鐘,取代現行黃牌警告。北美的國家冰球聯盟(NHL)亦有類似罰則,犯規球員可被罰離場一段時間,當對方以眾凌寡取得入球,該名球員就可提早返回球場。
柏天尼認為,現行球員累積若干面黃牌後要自動停賽的規定,不能即時利及被侵犯一方,反而會令第三者得益,故必須修例堵塞漏洞。柏天尼的觀點不無道理,但他似乎忽略了,此等停賽處分的主要目的,是要警惕教練與球員,有關犯規行為不會獲得姑息。
柏天尼的構思旨在提升賽事的觀賞性,因球隊在對方被罰球員重返球賽前,勢必會利用人數優勢全力搶攻。
近年雄心勃勃拓展美國市場的柏天尼,為迎合美國人喜歡刺激的心理,他亦積極向當地職業運動聯賽偷師,以解決足球有時候欠缺高潮的問題,NBA與國家足球聯盟(NFL)等聯盟,最擅長就是利用球例,令賽事變得𥧌迴路轉,扣人心弦。
足球運動亦開始趨向美國化,英超球證已利用對講機與旁證溝通,並設龍門口鷹眼系統,歐聯等賽事亦加添一名底線裁判。NFL球證執法時會透過無線咪,向全場球迷宣佈判決,做法非常值得足球運動借鏡。
網球比賽早已利用高科技系統解決爭議,NBA、NFL與NHL亦大量運用錄像重播協助執法,足球在這一方面明顯落後。歐洲足協與國際足協的高層,至今仍視足球為一個Game,而非一項巨大的產業。他們不惜將球證的面子,凌駕於公義與球迷的感受之上,甚至以「誤判是足球一部份」等歪理,為球證犯錯開脫。
球迷都希望球證判罰12碼或出示紅牌時,能夠動用錄像重播解決爭議,以及參考網球的做法,讓各隊領隊最少有一次機會,挑戰關鍵判決。每場英超與歐聯的賽果都涉及極大商業利益,相比修例,這種微調顯然更有效率。
專責討論和決定修改球例的國際足球協會理事會,成員分別來自國際足協、英格蘭足總、蘇格蘭足總、威爾斯足總及北愛爾蘭足總。不過,他們每年只會進行一次會議,幾名英國代表全部都已年過70,要他們一下子同意修例或同意採用最新科技來加重足球觀賞度,談何容易。
劉民輝
數碼通創新服務策劃總監
http://www.twitter.com/chrismflau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