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鐵血戰士》血肉撲面狂迷懷念LD年代

3D《鐵血戰士》血肉撲面
狂迷懷念LD年代

頭戴鐵面罩,手執長槍,塗上一身迷彩的鐵血戰士,由八歲到六十歲的電影迷,都印象難忘!瘋狂得甚至高清影碟也翻炒過數次。說的是最經典,令「大隻佬」一戰成名的《鐵血戰士》。今次最新藍光追加了3D元素,爆炸場面,血肉橫飛的鏡頭,固然活現眼前,但影音界發燒友們,卻覺得80年代的LD(Laser Disc)版本,最值得懷念和回味。
記者:陳國輝
攝影:楊錦文

《鐵血》系列究竟出過幾多套影碟?問影迷,也未必有精準答案。由1987年上映至今,撇除VCD、DVD不計;純藍光碟,包括首兩集、《鐵血戰士S》、《異獸戰》一加二,再加上系列套裝,起碼超過十套!最受歡迎,則是阿諾舒華辛力加和卡爾韋達擔主角的第一集,這次藍光同屬第一集修復版,除可體驗當時欠缺的3D技術,音效亦重新錄製成5.1 DTS HD MA,以今時今日的器材,翻看廿七年前經典作品,感覺很特別。

槍戰爆炸細緻重現

「如果你用今日的製片技術,欣賞這套電影,肯定失望!」亞洲高清協會主席李柏權解釋,《鐵血戰士》屬於80年代電影:「當時的重低音,由左、中、右喇叭模擬出來,並不像現時般具備獨立的重炮音箱,力水肯定差好遠;另外,那時候只有兩條聲軌,還未出現數碼環迴效果,故此聲音的方向只會從兩邊來,立體感就欠奉!」他說,今集即使將畫質提升至1080P,並錄製成5.1聲效,但夾硬比較今日的荷李活電影,還有段距離:「緬懷一下過去,比較當年的製作已經足夠。」
話雖如此,但戴上3D眼鏡,回看這齣80年代電影,仍發現一些驚喜位。「例如大隻佬入村,與武裝分子槍戰一幕,以前由於打燈技術欠奉,黑位非常多;但修復之後已重現部份細緻,像樹林暗位,或衣服紋理等,再加上3D帶來的立體感,令視覺官能震撼好多。」至於另一幕爆炸場面,他認為低頻效果已經提升好多,只可惜間中還聽到「拆」聲,稍為美中不足:「始終是廿多年前的電影,有如此修復效果,絕對可接受。」

靚選必睇位

大爆炸的烈火,除可感受重新錄製的5.1環迴立體聲效果,填滿畫面的火燄有燒埋身的感覺,好震撼!

焦點是光線直射向鏡頭的刺眼效果,3D眼鏡令光線更有立體感。

美軍屍骸被吊在樹上一幕,本來不算血腥,但是採用3D技術之後,那具死屍像跌在你面前,壓迫感相當強。

話當年 玩美版LD超自豪

即使影音人士對此碟的評價,只屬好壞參半,仍無阻元祖粉絲那份忠心不二!在旺角影碟舖工作多年的Andy,經歷過80年代影碟界逐漸興旺,也體驗過老翻侵蝕市場的冷清境況:「第一集《鐵血戰士》我印象比較深刻,當時還未出現VCD,而最流行的就是LD(Laser Disc)。」他說,80年代尾、90年代初,主流玩意就是錄影帶,玩LD可說是高級娛樂:「那時只得美版水貨,一隻LD大概賣二百多元,最貴的演唱更高達千元,玩得起的人非常巴閉。」更奢侈是,這班發燒友通常會將整套器材,包括電視、音響、播放器齊齊升級。不懂英語的,更會添置一部中文字幕機,中價貴價都有。「那時香港經濟不錯,好多人都肯使錢!」他首次看《鐵血戰士》影碟,也是美版LD:「大概是91年左右,香港還未有行貨,但我間舖已經發售水貨,價錢約三百元。」他說,直至這套3D版推出,其實觀眾還是當年的狂迷,雖然已經是4、50歲中年男人,但還是對經典電影非常着迷:「在LD的年代,沒有老翻,也沒有BT,玩得起,就是他們感到自豪的地方。」Andy還笑着想當年:「如果你屋企都有部LD,隨時相約女孩子上你家看電影,是很容易的事呢!」

亞洲高清協會主席李柏權

追看第一集的狂迷,據講都是為了看大隻佬演出。

20世紀霍士推出的LD版,阿諾舒華辛力加做封面。

《鐵血戰士3D》

類型:Blu-ray
畫面:1.78:1
聲音:5.1 DTS HD MA

$199(普通版)
$1,200(限量血獸頭珍藏版)
得利影視( http://www.deltamac.com.hk)

足本收睇《亂噏24》x鄭秀文@杜琪峯; 再有卓韻芝!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