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銀監會2014年第一擊,是清理影子銀行之一的非融資擔保公司,限令全國各地於今年8月底要完成清理行業內的違規企業。業界分析有利行業發展和降低銀行借貸風險,長遠亦會對內銀發展有利。
記者:周燕芬
銀監會、人民銀行等八部委昨日率先就清理規範非融資性擔保公司發出通知。《通知》指出,近期一些地區非融資性擔保公司數量激增、業務混亂等問題日益突出,大量非融資性擔保公司不經營擔保業務,甚至從事非法吸收存款、非法集資、非法理財、高利放貸等違法違規活動,風險事件和群體性事件頻發,對有關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嚴重影響。
遏止違規吸收存款
《通知》要求各省市於今年8月底前對違規吸收存款等公司進行清理;對違規公司依法查處和取締,並強化管理措施,加快非融資性擔保公司誠信記錄建設;探索實施非融資性擔保公司信用等級評價制度;探索黑名單制度和失信行為責任人行業禁入制度,並於今年9月底前各地區要完成清理規範報告。
有內地非融資擔保業界人士,對政府清理規範行業表示歡迎。他表示,同業中出現非法違規行為,已影響銀行業對擔保企業的信心,減少與行業的合作。他說︰「位於廈門的擔保企業,近年已由40多間減少至30間!」他指違規同業向銀行做擔保,名義上讓銀行借錢予其客戶,但實質是借予違規擔保公司的關連企業,然後再利用該筆銀行貸款,於市場進行高利貸、或從事地產投資。他說︰「一、兩年前北京曾經有這類違規擔保企業,變相向銀行借了30億元,生意失敗後走佬,銀行扣除相關抵押後仍輸了十億、八億!」故有分析指,今次銀監清理規範非融資性擔保公司,長遠對內銀有利。
監管小額貸款公司
內地媒體亦報道,107號文還會對於一直處在模糊監管地帶,主要由地方金融辦主管的小額貸款公司作出監管;明確小額貸款公司是以自有資金發放貸款、風險自擔的非金融機構。
影子銀行監管日趨規範化,資金拆借成本料上升。中國社科院金融重點實驗室主任劉煜輝表示,107號文進一步限制融資端的擴張,可以預期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將會減慢,但與此同時經濟增速要保持在7%以上,可以預期資金市場利率有上升壓力。
足本收睇《亂噏24》x鄭秀文@杜琪峯; 再有卓韻芝!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