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鑾寶殿有幾珍貴?前日北京故宮閉館保養,工作人員萬分小心地對館藏文物進行清理。光是大殿地上的「金磚」,就必須要用浸過煤油的墩布來擦拭,每兩周就要上一次煤油,等煤油完全吸進墩布後才能使用,萬不能如平民家中一樣直接用水,否則就會留有痕迹。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故宮就從未休息一日,每年1,500萬遊客來來往往,給館內文物保養帶來巨大難題。從今年起,故宮博物院決定恢復每周一閉館的傳統,並利用每周的這個時間給故宮來一次徹底的「大掃除」。周一閉館也符合國際慣例,如今故宮網站上已經無法預訂周一的門票。
舉辦大朝會的太和殿,即俗稱的金鑾殿,成為第一批保養對象,是十年來首次大清洗。20多名工作人員戴口罩、手套,精心「伺候」着這座快600歲的宮殿,小心翼翼地為殿中的龍椅、琺瑯仙鶴、甪端(一種神獸)等「洗澡」。這些文物表面並未明顯銹蝕,但也附着一層浮塵;而龍椅上的雕刻更是精緻,轉折部位及龍鱗、龍鬚等都極難打理。工作人員除了用軟毛刷、特殊的吸塵器外,也需要用棉籤等工具處理。一旦損壞,幾乎不可再造:仍以金磚為例,雖然不是真的金子,但傳統的做法需要經過40多道工序、整整六年的沉澱,才能打造出完美的磚片,就必須要用浸過煤油的墩布來擦拭。除此外,還清理屋簷上的鳥糞。
恢復周一閉館 遊客吃閉門羹
未來幾個月,故宮希望完成所有大殿的清潔。與較少對外開放的太和殿相比,真正的難題還在後面,負責人說:「讓人比較頭痛的是乾清宮、慈寧宮,這些殿內陳列多,並且經常有棲息的小鳥,鳥糞不僅給清洗帶來了難度,對於部份地面也會造成一定的腐蝕。」也難怪,作為皇帝與太后的寢宮,這兩個宮殿內無不是遍佈珍寶。除了對文物的保養,宮殿自身也將迎來「體檢」。目前不少宮殿屋頂都長滿雜草,未開放的區域甚至長有小樹。每年春天草木發芽,瓦片就會隨之鬆動。而化學除草劑雖然見效快,但可能對釉面造成損傷,清潔難度高。
故宮閉館,大批遊客卻還依老習慣前來參觀,導致前日不少人吃了閉門羹。有國外遊客相當失望,原本打算在離開中國前一睹故宮的恢宏,卻不得不失之交臂,博物院特地增派保安和工作人員在門口解釋。
北京《新京報》/《北京晚報》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