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將如何說梁振英?(自由撰稿人 周信) - 周信

教科書將如何說梁振英?
(自由撰稿人 周信) - 周信

特首梁振英希望,「將來的教科書能說,普選是在我梁振英任內實現的。」如果這真是他的願望,為甚麼他不親自領導這次普選諮詢,而把責任交予政務司司長呢?
香港人大部份都希望能有普選,因此沒有一位政治人物會敢公開反對,唯一的分歧是何時實行及如何實行而已,因此梁特首所說的「希望」,不單絕對政治正確,實現也大有可能,唯一的問題是實現至甚麼程度,是否真正為大部份港人接受而已。站在梁振英的位置,倘若這次諮詢最終失敗,二○一七年時香港的特首普選毫無寸進,他大可置身事外,因為執行的是林鄭月娥、袁國強和譚志源,最後拍板的則是中央政府的港澳辦官員。
況且,如果屆時需要一位「駕輕就熟」的特首來收拾殘局或完成港人未竟之志,梁振英大有理由向中央請纓繼續留任。如果香港在二○二三年時還沒有任何形式的普選,有能力移民的港人相信已走了一大半;況且到了那時,說不定內地也會出現了某種形式的普選。
對港人而言,最理想的當然是梁振英能在他第一個任期內能實現普選,毋須等至第二任。至於甚麼形式的普選,梁振英一天不提出他的終極建議,香港人也不會寄予厚望,因為沒有人從他口中聽過任何值得全民鼓舞的具體理念、構思或承諾。
林鄭三人組的工作,表面上是諮詢,實質主要是降溫。套用公關術語,他們必須先搞好公眾的「期望管理」,讓港人甘於劃地為牢,願意按照中央對《基本法》的解釋來定出普選的第一步,梁特首的具體建議才能應時而出。在這個準備過程中,特首也須提出多個不同方案供中央考慮,以配合當時的民情和局勢發展。
降溫工作因「佔中行動」的出現而變得複雜和困難,這是中央事前意想不到的。「佔中三子」的行動,其實仍在議論階段,甚至沒有甚麼激烈的口號,戴耀廷甚至強調運動的真正目的並非想佔據不捨,而只是想改變人心。但特首以至中央卻不想他們坐大,必須將之摧毀於成形之前,因此「愛港之聲」、「幫港出聲」等反擊團體紛紛湧現。戴耀廷高舉爭取民主進程中只有對手,沒有仇敵,但「愛港」、「幫港」之輩卻視「佔中三子」為死敵;戴耀廷希望參與佔中者屆時要準備個人付出,「愛港」、「幫港」者卻肯定不會依樣葫蘆。
面對自稱「成功不驕傲,失敗不沮喪」的佔中三子,林鄭三人組如何諮詢他們所代表的市民,的確不易拿揑,亦不易做得服眾。其實市民是否支持佔中行動並不重要,因為即使不支持佔中,他們也可以堅持要有無篩選的真普選。
事實上「愛港」、「幫港」團體的出現,到底會鼓勵更多人支持或反對「佔中」,還是未知之數。但由於他們不敢反對普選,所以最終只能以「支持基本法」或「反對違反基本法」的立場繼續支撐下去。而這一個轉變,對公眾的影響是正面還是負面,形勢其實更會弔詭。沒有足夠理據去反佔中,當然事倍功半;不知道佔中的最後形式即空言反對,同樣也會是浪費彈藥。也許反佔中團體的目標只是想把參加佔中的人數盡量減少,而非把佔中行動消滅於無形,但中央會否就此收貨?
佔中行動最終不論有多少人參加,看來是事在必行。因為這只是一個改變人心的手段,人心的背向亦一定不會只由佔中行動控制或影響。梁振英及林鄭三人組若不想佔中行動影響他們的諮詢,還得要拿出足夠的理據去說服市民,為甚麼應該接受一個「不違反基本法」但名實不符的普選!
退一萬步說,即使沒有了佔中,香港人是否即會甘心樂意接受梁振英或林鄭三人組提出的終極建議?以今天百花齊放、禾雀亂飛的所謂諮詢,特區政府又有甚麼把握,可以令香港人俯首貼耳,信服他們為港人構思的方案?
梁振英最不想的,可能是香港歷史和教科書中這樣寫:「佔中是在我任內發生,我因此而下台」。為了防止這危機的出現,三人組在佔中行動進展未明朗之前,一定不敢總結推出任何刺激群眾的方案,在此期間,「愛港」、「幫港」陣營的攻勢亦必會越來越大。梁振英盡地一煲的結果,教科書他日必有紀錄交代!

周信
自由撰稿人

足本收睇《亂噏24》x鄭秀文@杜琪峯; 再有卓韻芝!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