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對學生講直選,話希望將來教科書會寫出香港特首普選係在佢嘅任內達成,跟住隔咗一日,林鄭月娥又對工聯會講,希望將來教科書講到香港直選,會提吓佢與譚志源局長領導嘅政改小組。
未來通識教科書會點樣寫,現在言之尚早,大家都唔知,但梁振英似乎急於做騷,林鄭不甘後人,齊齊表達希望「名留歷史」之心意,非常着跡噃。其實呢啲嘢唔駛打晒開口牌嘅,孟子曰:「行仁義,其利自至」,如果梁振英與林鄭「行仁義」嘅話,那怕歷史不會留名?何謂行仁義?2014嘅現實意思就係將特首普選、立法會普遍嘅普選方案設計方案達致:(一)特首候選人無篩選;(二)基本法要求嘅提名委員會須接納公民或政黨提名(方法可再議);(三)特首候選人數無上限;(四)立法會廢除功能組別,全部議員由直選產生;(五)立法會投票廢除分組點票。
假如振英做到上述五點,說服中央接納嘅話,香港人必然歸心,振英民望必然大振,想話不留名青史亦不可能。但假如振英暗裏有動作,搞篩選、小圈子提名、不許泛民人士入閘、只得佢一個人得到提名參選嘅話,即使香港有特首普選,振英必然成為香港歷史罪人,未來教科書會寫到佢嘅,當佢係秦檜或魏忠賢囉。
有啲人對左丁山講泰國一人一票普選政府,搞出個大頭佛,政治紛爭沒完沒了,反對派民主黨副主席素貼就得到曼谷中產精英支持,要求廢除直選,首相改由各個界別代表(相等於香港功能組別)組成嘅「人民議會」(相等於香港嘅選舉委員會)選出嚟,是則香港現行制度未必無可取之處。左丁山聽咗,為之啼笑皆非,想當年(1973)不少曼谷大學生灑熱血,為爭民主推翻軍事獨裁,不惜殺身成仁,在法政大學足球場飽受來自上空直昇機之機關槍掃射,卒感動泰皇,密令乃他儂將軍、那隆上校父子兩人及國防部長出國流亡,結束一場血腥紛爭,法政大學校長臨危拜相,之後每一個十年都有一場學生與軍人流血衝突,泰國先至達成21世紀之民主選舉制度。怎麼40年後,曼谷人竟輕言放棄民主選舉,實在諷刺到極,令人無限唏噓,1973的學生枉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