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有人貼出「分租皇」廣告,力數劏房數宗罪之後,再詳析分租的種種好處:平均租價比劏房便宜、享用的公共空間較大、可以與分租「鄰居」建立關係……前不久看過一個慈善組織的節目,該組織為單親家庭安排分租單位,結果發現單親家庭最大的得益不只是有了暫居的地方,而是有了跟人建立人際交往、重新踏入社會的能力。這倒是有可能的現象,單親家長的世界裏往往只有孩子,他們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跟更多的人交往、建立人際關係,久而久之,變得自卑、孤僻。從分租單位開始,建立人際交往,培養自信心,可算是踏入社會第一步。
劏房的出現,是源於人們對個人空間的追求,結果租金越貴,房子越劏越小,追求個人空間的結果,是把自己關進轉身都不容易的「單人囚房」之中。住得越久,精神越壓抑,性格越孤僻。
由劏房回到「七十二家房客」,是現實的無奈,在香港,租住一個獨立單位是越來越奢侈的事。只是幾個人或幾家人合租一個單位,是不是真的可以重建「獅子山下精神」,卻也未必。離開擁擠的寫字樓,乘搭人頭湧湧的地鐵,再回到人頭湧湧的分租房,久了,整個城巿會變得瘋狂……
https://www.facebook.com/yoyo.kowaiyin